云德随笔三题
1
家有凤凰
大学毕业甫一入职,我立刻有了一辆崭新的凤凰牌自行车,这让同时分配来北京的几个同学歆羡不已。
上个世纪80年代初,市面上的物资供给依然紧张。粮、油、肉等主副食品以及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之类的家用产品一律凭票供应。除了副食、布票等普遍按人头定量供给外,紧俏商品的供应券仅按部门视货源情况适度调剂,因而能享受到优惠的人少而又少。如果刚上岗的青年人想在单位获取这等福利,无异于白日做梦、异想天开。而本人不期而至的十二分幸运,恰就属于从天而降的意外惊喜。
报到的当天,在单位几个前辈嘘寒问暖表达过欢迎之意后,处长带我走进她的办公室。室内装饰布置无非当时流行的藤黄色的桌椅和书柜之类,与科员没啥区别,唯一不同的是墙脚停着一辆崭新的凤凰车。处长是位学生时代参加革命的老大姐,她首先亲切地叮嘱刚到北京可以休息两天,熟悉一下环境,然后就简单向我交代了近期将要接手的工作任务。或许发现我对办公室停放辆自行车充满好奇,她马上笑着问我:小伙子,有车骑吗?没有的话,这辆自行车可以借你逛街。我赶忙歉意地表示婉谢。没想到老大姐愈益爽朗地笑起来,她说:小伙子千万别客气,我们家人多在海外,“文革”时成了一大罪状,现在反过来开始享受侨眷待遇,这辆自行车就是用侨汇券买给我儿子的。没想到那小子毕业后随女朋友去了广州,我家老头儿也用不着,有兴趣的话不妨转让给你。我虽大喜过望,求之不得,但转念一想这可是一笔大钱,正要开口辞谢,不料大姐却抢先一步表示:钱甭急,有了再说。就这样,未费吹灰之力,天上掉下个大馅饼,我有了一辆名牌自行车。
现在的年轻人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出,当年有辆凤凰牌的自行车,比目下开一辆豪华版轿车还要气派。那个年代,自行车属于贵重的家庭财产,名牌车尤为珍贵。当时没有身份证,新车上路要在单位开具证明,拿购车发票和证明信去派出所登记注册,然后再办轧钢印、上牌照等一应手续,程序比现在到交通队给私家汽车办手续一点不差,甚至显得更庄严。尽管当时满大街都是自行车,但新车很少,名牌的凤凰更是凤毛麟角,无论是骑在路上还是锁在停车场,都格外亮眼,随时都会引来关注的目光。
鉴于那时单身,业余空闲多,一辆名牌新车自然成为大伙儿争相借用的对象。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辆凤凰经常成为年轻的同事、同学相亲、郊游或者是临时办事的共享交通工具。它到底多少次、陪伴了多少对恋人,逛过景山、北海、香山、颐和园和潭柘寺等景区?可惜没有记录,有的话拿出来肯定是个惊人数字。当然,它也见证了本人从恋爱到结婚的全过程,就连自己的新娘都是用这辆凤凰车驮回家的。当年政府提倡结婚从俭,在单位办公室摆上些喜糖、香烟、水果和瓜子,自行车驮来新娘,单位领导主持一个简单仪式,说上几句吉祥话,同事们一起热闹一阵,就算是完成了全部的结婚流程。那时节,用自行车载新娘结婚十分常见,用名牌新车迎新已属隆重,但今天看来确实十分寒碜。所以,每每看到年轻人结婚披红挂彩的成排豪华汽车,妻子总免不了感叹几声。
改革开放初期,机关公车很少,城区公交网络不健全,出租车尚未出现,市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自行车。每周六天的上下班、早晚接送孩子,日常购物、串门、办各种事情都离不开它。自己年轻力壮,更兼新车轻便易行,记忆中除了边远郊区之外,市区内无论参加什么活动、办啥事,无论路程有多远,一律都是单车前往。在我大半生从事文化工作的岁月里,这辆凤凰载我参加过无以计数的文艺演出、展览、研讨、年会、新作发布及佳作颁奖活动,当然也包括像帕瓦罗蒂、多明戈和《图兰朵》之类盛况空前的演唱会和演出,见证了新时期文化大量的高光时刻。这辆凤凰陪伴我度过了全部的青春岁月,人与车之间有了某种难以割舍的依恋之感,即便是后来有条件可以向单位申请公车,依然乐意骑车外出,十分享受与“骑”俱来的自由自在的心理感受。
与凤凰车相关、最让我难忘的一件事,发生在80年代末。当时单位还在中南海办公,有一次我骑车去参加中国作协的一个研讨活动,会散得很晚,因为单位晚上有新电影放映,于是匆匆吃了两口工作餐就急忙往回赶。傍晚的中南海路灯初开,还没有完全放亮,我快速地沿甬道骑行,快到单位门口时,不料路边角门突然闪出几个人影,等我反应过来刹住自行车的瞬间,离撞到行人仅差一步。当是时,早有两个黑衣小伙迅速抓住了我的车把,厉声训斥:你想干嘛?!我抬头一看对面,顿时吓得心惊胆颤,站在我车前的是位在人民大会堂主席台上远远见过的中央领导。慌乱中,赶忙说“对不起”并解释,不想首长却哈哈大笑,打断我磕磕巴巴的语绪,以地道的方言温和地说:年轻人,不赖你!是我们出门太急,没注意看道儿。随即吩咐警卫:走吧,我们先走!没等警卫回应,首长已转身离去。等领导一行走出很远,我仍然立在原地,好半天没能回过神来。至于当晚看的什么电影,连一丁点印象也没留下。后来有好多天,心里一直忐忑不安,总担心警卫局会突然兴师问罪找上门来。结果什么也没发生。现在回想起来,当年这位大领导的随和与宽容,多么值得感激和怀念!
上世纪末北京曾流传一句笑言,说:没有丢过自行车的,压根儿算不上北京人。这话一点不虚。因为北京人口流动极其频繁,当时出租车不普及,偷车常常非贼所为,而是有人为了出行方便顺手撬开一辆自行车,抵达目的地后随手丢弃。概因自行车在家庭资产中的占比愈益下降,丢车不报案,报案不破案,捡拾也不声张,故而丢车成为京城一景。我周边的朋友以及老婆孩子一再丢车,大家皆习以为常。可鄙人入户北京40年,一辆凤凰车从始至终未丢失,不知道有没有资格做个北京人。倒是记得有两次,早晨上班时翻箱倒柜找不到自行车钥匙,垂头丧气地下楼准备去乘公交,猛然发现自己的凤凰车停放如常,钥匙坦然插在锁孔里,似乎正期待着主人开动。两次彻夜未锁的情况,还分别发生在两个不同住所,现在想来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坦诚地说,当年凤凰车的制造工艺和产品质量十分过硬。我的凤凰车伴我骑行三十多年,风霜雪雨、经冬历夏,周而复始,从未误工。除了内外胎和钢珠老化更换过,以及镀锌的光感稍减之外,其他零件基本都是原装。最典型的一次是,我去西山参加电影评奖,完事后由山坡向下滑行,快到门岗时匆忙刹车,不小心前闸捏得太死,自行车原地翻滚摔出很远,自己胳膊肘部位的外套和毛衣磕出一个大洞,疼痛难忍,等一瘸一拐地扶起车子才发现,凤凰车安然无恙,且没留下任何异常。
直到新世纪过后的十年,因工作变动我去了外地,自行车马放南山没了用场。有天早上出门,突然看到住楼下的同事打的士上班,询问得知自行车又丢了,于是立马借花献佛,把我的凤凰赠予了同事。当晚同事短信告我,还是老品牌的车子好骑。再后来,同事升职搬家离开,凤凰车再无任何音讯。
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了,本人也回京退休。忽一日应邀外出会友,正碰上社区大门口有辆满载破旧物品的卡车经过,回头的瞬间突然发现,在堆积的旧车中间隐约有我的凤凰车牌。这些年,自行车早已不挂牌,有牌照且牢牢地镶嵌在尾灯处的自行车极少。立刻追赶几步想看个究竟,无奈汽车出门后迅即加速远去。我踯蹰原地,怅然若失地望着那渐行渐远的车影,像是目送一个远行的朋友,眼里有几分潮湿,心中不免涌出丝丝酸楚。
《此文原载《文汇笔会》 2022-07-19)
2
让心灵安宁
在一个以社会地位和金钱多寡来衡量成败的话语空间,若讲“做事要凭良心”之类的话,总难免有几分不合时宜的陈腐味道。
前不久,与一同事聊起善与恶的话题时随口说出这句话,立马被批了个狗血淋头。朋友说:世上哪有善恶得报这等好事?何处不是作恶者呼风唤雨、享尽荣华富贵,而善良的人却饥寒交迫、忍气吞声?若讲历史公正,为什么那么多恶人没受到任何惩罚?将之交由历史评价与诅咒,他们能感受到吗?讲良心这样的心灵鸡汤是有毒的,好人主义要不得,会让年轻人误入歧途,这纯粹就是弱者的阿Q式的悲鸣。本人虽据理力争,持坚决反对态度,但总感觉确也少了些过硬的实例证据予以斩钉截铁、理直气壮地反驳。
论辩过后,一连数日困惑萦怀、挥之不去,心中委实想不明白,难道我们既往追求和坚守的人生理念真的如此不堪一击?难道我们要将人类信奉的良知、正义、情感、信仰、道德和契约精神弃如敝屣?难道我们真的要奉行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重新回到低等动物的世界?倘若以此为旨归,文明进化的步履怎能不倒退?人类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岂不化为泡影?!
思来想去,最终仍然觉得曾经持守的观念一点没错!窃以为,不能因为有人作恶成势,人们就从恶如崩、随波逐流;不能因为持善者吃亏,人们就不顾亲情、友情和社会公义,肆无忌惮地去坑蒙拐骗、恃强凌弱、恣意妄为。尽管文明进化的历程可能十分遥远,但人类追寻真善美的理想之旅绝不能半途而废。不然,人类将永远没有未来。
人类脱离动物世界进入文明社会,摆在首位的当然要属族群的建立、工具的使用和文字的创造之功,倘若进一步深入溯源,或许只有政治共同体的形成,才是人类由野蛮转向文明的根本标志。因为有了政治生活,人类才需要协调不同的利益关系,建立并制定相关的秩序、规范和制度,架构不同的社会文明。归纳各类教科书,人类摆脱兽性走向文明的特征大致有五:一是公众安全感的提升,抢劫、暴力与战争等同类相残事件愈益受到谴责;二是边界明确的权责意识,私有财产受法律保护;三是较高程度的社会开放与协作;四是契约精神与法治观念得以普遍遵守;五是公众具有共情理念,弱小的存在与个体的自由选择受到承认和尊重。所有这些无不显示,文明社会作为文明个体的组合体,个人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文明规范并时刻受其制约,无论是尊重他人、和谐相处,还是协作共事、谋求福祉,抑或遵纪守法、趋利避害,任何时候都不能跨越社会规范的红线。触碰红线者,必然会成为世人议论和指责的对象。而良心和道义,就是履行文明规范、维系道德秩序的精神基石。因而,办事凭良心,既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维护社会正义的客观要求。
这里讲的办事凭良心,就是要遵循被社会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对自我行动中的是非曲直以及道义责任做出清晰判断和明确选择。尽管每人的选择总会朝着于我有利的目标,但是由于取舍中牢固的道德意识对手段合法性的使用做出质的规定,所以结果往往不一定能实现预期,这个过程中唯一不变的恒量,就是对他者的无害和自我良心的安宁。如果有人以出卖良心和名誉来换取金钱(马克思语),那么他们也就丧失了起码的伦理情感,突破了基本的道德底线;如果有人自作聪明,把别人守规矩的行为视为傻子,尽管可能一时获利,其公众口碑肯定糟糕,笃定要遭到大家唾弃;如果人们竞相效法,争做无视规范的“聪明人”,为一己私利不惜践踏公序良俗,那么社会的价值取向就会发生畸变,进入一种“互害”模式,那些初期为损人利己而沾沾自喜的规则破坏者,最终也会沦为道德失序的受害人,人间就变成了他人的活地狱。同理,如果没有公平正义的良知呼唤,没有扬善惩恶的法规制约,各种丧德失道的行为就会一路绿灯、畅行无阻,社会文明遭受践踏,公共道德必然滑坡,民族精神势必枯萎,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国家与民族走向衰亡。到头来,当雪山崩塌的时候,每个雪片都不再是无辜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一个人最大的悲哀莫过于良心的泯灭,一个社会最大的悲哀无甚于正义的沦亡。
实际上,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良心不是表演给外人看的行为艺术和道德秀场,而是由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决定的道德心理以及知行一体的个人修为。诚如孟子所言:“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于木也。”在孟夫子心目中,良心与仁义之心同义,包含恻隐、羞恶、辞让和是非之类的心理认知,系人之为人的性善道义,“非外铄我也”,故而,按良心办事,犹如斧头伐木一般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依此推论,如果人人皆有仁义之心,公民普遍的道德养成变为日常功课,社会良好的道德风尚则不难形成。所以,只要将心比心、以心换心,牢固树立我为人人的观念,才能出现人人为我的共赢局面;只要不让老实人吃亏有了法规制度性保障,就能减少投机坑人者自肥的怪象,进而营造出自由民主、包容多样、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良好社会氛围。所谓讲良心,无非就是强化公民的自律意识,让公民在对社会和他人道义与责任的履行过程中,不断积累道德情感体验,涵育养成个人与群体交往中高度的心理自觉,稳固建立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依存、真诚合作的互信机制,最大限度地挤压各种失德失范陋行的滋生蔓延空间。
我们不是冥顽迂腐的冬烘先生,倡导做事凭良心,无意于搞空洞的道德说教,而是尊重每个人的自由选择,尊重公民合理合法的谋取个人利益的神圣权利,并在此基础上,特别强调进行个人自由选择和利益谋取时,始终保持清醒头脑,严格恪守道德自律,时刻把良心坚守作为自己最珍贵的精神资产,自觉履行对他人和社会应尽的道德义务,尤其在碰到利益诱惑时能够经得住良心考验,不在名缰利锁的香风迷雾中迷失自我,不为选择的过错找寻逃避良心谴责的借口,决不能在各种道德的困境中败私德于无形,于潜移默化中走向精神堕落。
在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浪潮下,商品交换原则无孔不入,凭良心办事的理念受到严峻的现实挑战。像摔倒的老人扶不扶、见义勇为要不要,以及良心秤、放心菜和童叟无欺之类的话题一再成为舆论热点,说明道德滑坡问题已经到了令人无法容忍的地步。如不格外重视、及时补救,必将出现严重的社会信任危机。唯其良心坚守的困难,所以才迫切呼唤沧海横流中的英雄本色。如果说,在外族入侵、国破家亡时,我们企盼民族气节;在生死关头挺身而出时,人们敬慕英雄豪杰;那么,同样道理,在市场交换原则浸入公共领域,人们普遍经受名利与权色的诱惑之时,社会肯定最亟须坦荡的君子情怀和无私的高贵品格。因为,每个公民都希望有个安全稳定的生活环境,每个诚实劳动者都希望获取合理报酬,每次商贸经营都希望实现公平交易,每个鳏寡孤独、老弱病残者都希望获得社会救助,每个蒙冤受屈者都希望得到公正对待,所有这一切,绝不可能从天上掉下来,也不会在尔虞我诈的互害中诞生,唯一可能的保障或许就是公众共同的社会良知与道义的固守与支撑。
红尘与烟火是上苍赋予人间的福祉,人们无须争做不食人间烟火的清教徒,但世间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身处红尘且心存良知的干净灵魂,不然,世人将无法共处,世界则永无和平。良心肯定不能当饭吃,甚至还可能让君子固穷,但良心却是无价之宝,是人品高低贵贱的试金石。退一万步,良心至少能让我们享受到金钱、权力和地位等身外之物永远买不来、换不到的心灵安宁。
(此文原载《中国社会报》2022年07月22日)
2
让心灵安宁
夕阳似乎有点累,大半个身子依偎于海天交接的尽头,余辉喷射的无数银针密密匝匝地散落在辽阔涌动的海面上,闪亮尖利的光点刺得人们睁不开眼睛。我侧卧在潮水舒缓浸漫着的海滩边沿,眼里紧盯着略显慵懒的落日,任由浪花柔和地拍打着脚心,凉凉爽爽,十分惬意。顺手抓一把刚刚涌到身边的流沙,当拳头紧攥的手指抵近掌心的时候,细沙悄然在指缝间流失,掌心仅剩下斑驳的沙痕。此刻的海平面似乎已无法再承载来自太阳的巨大压力,夕阳猛地一下沉入水底,绯红的晚霞尽管依然挂在半空,但闪闪发光的银针瞬间不见了踪影,天空随即暗淡下来,像是被一层朦胧的灰纱笼罩着,周边的世界突然陷入了某种沉寂。我呆呆地望着辽远寂静的天际,脑海里莫名其妙地冒出一个熟悉的词汇:光阴。
是的,我想或许这就是倏忽即逝的所谓光阴。
以“光”和“阴”两个完全对立的单字组成一个表达时间的词语,估计只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才能发明出来。思维方式决定人生态度,赫拉克利特望着流动的河水,认定“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强调的是客观事实,是哲学意义上物质的绝对运动;而孔夫子站在家乡的泗水河堤上,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他强调的是主观感受,是人生的短暂和生命的易逝。这样的意念延续到《颜氏家训》,就变成了“光阴可惜,譬诸流水”,由此人们普遍以流水寓意时光的流失,把阴阳明灭的光阴变幻演化为对生命迁移的某种泛化表达。
1
国人对后代的光阴启蒙,几乎在孩子有记忆的那刻开始,且从小学到中学不间断地持续灌输。如“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为,此事何时了。人生百年几今日,今日不为真可惜”、“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类似的训诫已经成了每人耳熟能详的座右铭。
遗憾的是,这些脱口而出的人生箴言,在青葱岁月里基本上只是个概念,因为未来十分遥远,青年人有足够的时光用以挥洒。没有经历过生命淘洗和历练的人很难领悟到光阴的真谛,等到哪天恍然大悟的时候,通常又会千篇一律地追悔莫及、恨无重生。殊不知,这本身才是真正与纠结相伴的复杂人生。
儒学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对国人的影响甚深。从孔老夫子开始,中国人就崇尚进取,他的“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以及“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的高论历来为后人所标榜。所以,历朝历代,文人墨客都留下大量的惜时名句,例如“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杜牧)、“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天可补,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复追。”(曾国藩),直到毛泽东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等,都熔铸着中国人深深的家国一体的入世情怀,给后人传递出惜时如金、拼搏进取的积极人生态度。
与儒家思想相对立的是老庄哲学,把光阴的易逝看做人生的无常。庄子认为,“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强调人生短暂,知识无边,若以有限的人生追寻无边际的认知异常危险,不妨顺其自然、随遇而安,这就促成了另一类消极避世、及时行乐观念的流行。《古诗十九首》有云“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曹操声言“对酒当歌,人生几何。”李白表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金缕衣》强调“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所有这些意在显示,“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元好问),流年似水,人生苦短,若不及时行乐,美好时光的生活享受岂不白白错失?不然的话,“旋开旋落旋成空,白发多情人更惜。”(司空图),借以表达对“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的人生感叹。
因为红颜易老,最伤不起的就是光阴荏苒;繁华千般,总无法抵挡似水流年。所以既不要当“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的宦海乞丐,也无须做“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的潦倒清客,看淡那“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的起落沉伏,方可不负韶华,尽享生命的明媚春光。
2
当然,人生是复杂的,对待光阴和生命的态度有时也会因人、因事、因时而异,却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心绪下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生命状态。李太白在春风得意的时候恃才傲物,对自己充满信心,自豪地宣称“天生我材必有用”、“长风破浪会有时”,而在求仕不得心灰意冷之际,颓唐意识立马跃然纸上:“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于是乎,那股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随之不见踪影。
还有那个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历来被后人视为恬淡随性的楷模,岂不知他早年的入世意识也格外超常,君不见“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的诗句是何等的积极向上,一直是莘莘学子的励志名篇;然而当他经历过宦海沉浮,看透了官场黑暗之后,悔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毅然决然地挂冠归田、拂袖而去。这事曾遭“偷禄苟活”有失节之虞的王维讥讽:“一惭之不忍……忘大守小,不计其后之累也”。事实上,陶先生的“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确比王维式的归隐诗高出一筹,因为他对世事无常、光阴无序、人生无奈和情操难守的深切感悟,无形中给诗作增添了仿不来的浓郁烟火气和沧桑感。
尽管人的生命长短不拘,总以光阴作计量单位,但光阴的运行时速却并不恒定。当你意气风发、主体意识高扬的时候,“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怒放的生命光彩照人,时光的流动飞逝而短暂;当流年不利、备受生活煎熬的时候,你会觉得度日如年,“世间何物催人老,半是鸡声半马蹄”,“艳阳时节又蹉跎,迟暮光阴复若何”。其实,这一切皆与光阴无涉,不过是个人心情好坏的感觉罢了。
实际上,光阴从不厚此薄彼,对谁都是一视同仁,差异只在人的生活态度和生命感受。无论是男女老幼、贫富贵贱,人生堪称有来无回的单程旅行。如何让短暂的生命过得精彩有意义,是每人一生必答的考题。鉴于人的天赋、秉性、能力和境遇各有不同,创造力、承受力也相差甚远,所以世上没有任何一款时光应用的标准答案,世人也不应举起批判的武器,轻易否定他人的人生理念。
3
现实生活中,人们当然希望竭尽全力让人生过得充实而幸福,但也无须枉费心机,绞尽脑汁地追逐难以企及的梦幻神话;当然要努力激发潜能,奋力拼搏,实现自身价值,但也无须过高估价自己,置一切机缘、条件和能力于不顾,过分执着于臆想预设的宏大抱负,在压力山大面前让生命受窘;当然要有充分思想准备,随时应对各种可能的灾难和挫折,但也无须见到困难就退缩,更不能自惭形秽、破罐子破摔,让自己窝窝囊囊度一生;当然应该珍惜时光,珍惜生命中的每一次缘分,最大限度给生命注入光彩,但也无须刻意谋划与钻营,弦绷得太紧就会丧失生命的天然情趣,使灿烂多姿的生活变得单调而乏味。
人世间充满风云际会、悲欢离合,既有鲜花铺地,也有荆棘丛生,风花雪月的时光经常缠绵了流年,凄风苦雨的季节往往黯淡了光明,庸庸碌碌的岁月总把碾碎的光阴变成寓意故事。人,生而无知,常在跌跌撞撞的磨砺中见习人生,度过了青葱年少的狷狂,经历了玄机四伏的职场,体验过生离死别的悲伤,等到了冷暖自知的年岁,才清楚曾经的得意是多么浅薄,曾经的冲动是多么鲁莽,曾经的撕心裂肺是多么荒唐可笑,然而,后悔早已无济于事,补救业已没有可能,因为生命的沙漏永远倒不回过往的辰光。只要无损于天道、良知和他人,每一种选择皆情有可原。
泪水不是春雨,浇不出万紫千红的春色;悔恨不是桃园,结不下赏心悦目的秋实。天下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尽心了,即可无怨;尽力了,足以无憾。生命的苦涩只有吞咽下去,方能细细品味出个中的甘甜。
(本文原载于北京晚报)
郭运德近照
作者简介:云德 ,山东济宁人氏。笔名德耘、仲言等,文学博士,二级研究员。先后任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政研室副主任,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天津文化广播影视局局长,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主席,现已离任。系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家协会会员,中国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文学理论专家组成员,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长期从事文化研究、新闻编辑及文化管理工作。 曾出版过《期待的视野》、《文化的视点》、《审美的视角》、《直面文坛》、《守望精神》、《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选择》、《新时期文艺思潮概览》、《受众视野中的文化多样性》(合著)、《云德评论文选》( 6 卷)等著作, 获得 过十多个国家级文化与新闻奖项 。
东方财经杂志东方文化杂志
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下令在全国推行里甲制度,“命天下郡县编赋役黄册,其法以一百一十户为里,一里之中推丁粮多者十人为之长,余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十人管摄一里之事。”由这段话可以看出,里以自然村为基本单位,属于明王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NO.2470-中国缺铀文字:伯玥校稿:朝乾 / 编辑:苦果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质能方程式。其中c指的是光速,一个很大的数,而且是平方,即使小学生也能详情>>
地球知识局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据说地球人民都关注分享我局了(⊙v⊙)NO.2469-吉林有了出海口?文字:刁像校稿:朝乾 / 编辑:澄澈【致谢】特别感谢从事外贸领域的金老师对本文的帮助2023年5月4日,海关总署发布《关于进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歼16战机各方面的故事,例如歼16战机的定位和综合性能。今天,我们聊聊印度的苏30战机。印度拥有270多架苏30战机,属于印度的绝对主力战机。目前,大部分苏30战机已经进入了服役中后期,急需进行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黑龙江省各个城市区划变迁和经济发展的故事,例如哈尔滨市、绥化市等等。今天,我们聊聊黑龙江省的大兴安岭地区。大兴安岭地区非常特殊,地区行署机关在加格达奇区。但是,加格达奇区设立在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详情>>
作为中国传统手工纸的杰出代表,文房四宝之一,宣纸“始于唐代,产于泾县”,迄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其质地绵韧、光洁如玉、吸水润墨、不蛀不腐,用它绘制的书画,经数百年之久而质地依旧,被赞为“纸中之王”。千百年来,宣纸一直沿用古法造纸技术,详情>>
编者按:民国时期,佛门有四大高僧,分别为虚云法师、印光法师、弘一法师、太虚法师。四人之德高望重为海内外所公认,且皆以大半生之光阴操持苦修、传道布教。其功德无量,令世人传颂。民国四大高僧,皆有所长,派别各异:虚云法师历坐15个道场,重兴详情>>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