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鹰”郅都
西汉袭秦严法,大体较春秋战国而重。然严法之下,社会并不和谐。其时地方豪强,或由宗室演化,或由地主升级,或由巨商转成,或由游侠登堂,飞扬跋扈,横行乡里,乃至与郡守结盟,成为与官方政权平行的一种势力。汉景帝时对此即有少数举措,至汉武帝时始对地方豪强进行全面打击。
汉武帝时期之打豪强,首先是政治目的,又分为中央朝廷维护统治之政治目的与地方官员维护个人地位之政治目的;其次是经济目的,主要是中央政权与地方豪强在经济领域的二元对立,打压豪强的手段常表现为“国进民退”;最后才是微不足道的民生目的,整顿社会秩序,减少豪强兼并,从而改善黎民生活。
考汉武帝时期打压豪强之手段,主要有四:一是利用酷吏诛灭豪强。二是将部分地方豪强迁至长安,以“内实京师,外销奸滑”;三是为弥补因大伐匈奴等造成的财政空虚,垄断盐铁业,排斥富豪大贾,又出告缗令,鼓励民间对富豪大贾告密,后者罚没家产由政府与举报者对分;四是设置州刺史,推行“六条问事”之监察制度,第一条即是打击豪强。
要打压豪强,必须借助地方官员之力。汉代郡守,名望既重,权力也大,可以专断郡政,自由用人,乃至专擅杀戮。中央既推行打压豪强之严酷路线,酷吏随之层出不穷。
酷吏郅都,即是西汉中央专为打压地方豪强而派遣的第一个地方大员。《史记》称,其时济南瞷氏,宗人三百余家,豪猾,地方长官莫能制。遂遣郅都为济南太守,至则灭瞷氏首恶,余皆股栗。郅都行法不避贵戚,时人号为“苍鹰”。
郅都虽酷,似尚有“法治”之理念,未见有上下其手之举,后来者则每况愈下,几乎都不顾程序正义,将法令只当作刑具的别名。严延年任河南太守,“其治务在摧折豪强”,流血数里,时人号为“屠伯”;宁成打击豪强,步法郅都,人皆畏之,所谓“宁见乳虎,无直宁成之怒”;周阳由“所居郡,必夷其豪”,执法随心所欲,“所爱者,挠法活之;所憎者,曲法诛灭之”;张汤,好揣摩帝意,所治即上所欲罪,所纵即上所欲释,“所治即豪,必舞文巧诋”;王温舒就更恐怖了,其为河内太守,捕郡中豪猾,相连坐千余家。上书请大者至灭族,小者乃死,杀戮太重,流血十余里。等到春天来了,还有犯人没杀完,而暂不能再杀(汉代执行死刑只在秋冬两季),温舒竟捶胸顿足地说,要是冬天再长一月,我的事业就大成了!如此好杀,令人不寒而栗,汉武帝却对之甚为推许,“以为能”。
酷吏之盛,酷卒也兴,黑狱风云可屡自史册窥见。《史记·周勃传》记其感叹“吾尝将百万之众,今始知狱吏之贵”;《史记·周亚夫传》记其在狱中不食五日,呕血而死。不食也许可致死,但不至于呕血死,这或是当时黑狱的一种例行死法吧?《史记·李广传》记其不愿对刀笔吏,自刎死;《汉书·司马迁传》记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可见西汉狱吏之尊,且多法外之刑;从酷吏到狱卒,都罕见遵守程序正义。
严打豪强的过程中,由于程序正义之缺失,酷吏捞政治资本之心切,有时也扩大化,殃及平民。酷吏杜周为廷尉,每年要办一千多个案子,大者数百人,小者数十人;远者数千里,近者数百里。犯人如有不服,以掠笞定之。最终“诏狱逮至六七万人,吏所增加十有余万”,其中当有多少冤狱,多少枯骨!
学者贺卫方尝言,一个法治社会最基本的要求是,罪与非罪的界线和国家权力的运用都应在法律上加以明文规定,国家权力不能因为拥有暴力机器而超越自己所制定的法律规范去行动。在《史记·酷吏列传·杜周传》中,有一段对白泄露了两千余年来古代中国的法制秘密,那就是其决非法治社会。有客责备杜周说:“君为天子决平,不循三尺法,专以人主意指为狱,狱者固如是乎?”杜周回答说:“三尺安出哉?前主所是著为律,后主所是疏为令,当时为是,何古之法乎!”所谓“当时为是”,即是以当时皇权之是为是,以当时酷吏个人之是为是,所谓律令,不过是满足前二者的工具、刑具,乃至玩具。
然而酷吏之下场,往往也很残酷,因为一个非法治社会,没有规则的社会,往往是吞噬所有人的社会。非法执法者怎能保证,他自己有日不被另一个非法执法者给办了?前面提到的酷吏们,“苍鹰”郅都被斩,“屠伯”严延年弃市,“乳虎”宁成亡家,张汤死于三长史手,王温舒五族俱灭。这决非世俗意义上的因果报应,但或可视作是一种恶法循环的因果报应。
学者李铁曾说,社会繁荣和稳定的根本在于设置一个相对公正的制度,尽可能合理地分配利益和财富。稳定的根本在于减少社会矛盾,而非无视矛盾,或靠暴力酷刑压制矛盾。依靠暴力酷刑换来的稳定,终将昙花一现。用《后汉书》批评酷吏的话说则是:“末暴虽胜,崇本或略”,酷吏们试图用暴力手段来解决社会失范,只是舍本逐末,无法长治久安。
付出了相当大的社会代价与政治成本,汉武帝打豪强运动的结果却未必美好。学者陈启云发现,汉武帝派往地方州郡行政机关的酷吏,扰乱了地方权力结盟的平衡,却又缺乏有效的措施来控制,结果导致武帝在位后期关东诸郡(华北平原的经济中心)的广泛动荡,乃至群盗纷起,叛乱时作。吊诡的是,这些叛乱分子与地方豪强、地方官员乃至中央政府的高官,都有良好关系。换言之,他们并非下层农民,而是武装起来的地方实力派。这也可视作地方豪强对中央高压政策的一种回应。
公元前81年,汉武帝死后的第六年,朝廷召集会议,“举贤良文学”,全面检讨汉武帝的政策。被举之士人,多是地方既得利益者的代言人,对包括打压豪强在内的汉武帝政策展开了激烈抨击。稍后,在公元前80年间,捍卫汉武帝政策的主要官员戏剧性地受到整肃。汉武帝任用酷吏以打压地方豪强的多年努力,终归是失败了。
1、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是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春秋时候诸侯国内以封地为界,战国时期则把封地全部变成郡县,建立了集权统治。春秋和战国在军事、经济上也有很大的不同。2、另外在对周王室的态度上也发生了转变,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对周王还心存敬畏,还不敢称王。到了战国,各大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1、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胡适、陈独秀、林长民和蔡元培。他们都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或革命家或文学家,由他们领导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以学生为主,并有广大群众及各详情>>
1、诗圣是杜甫的称号,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和李白并称为“李杜”。有句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中的“李杜”就是指的李白和杜甫。 2、杜甫少年时,曾先后游历了吴越、齐赵等地。期间,他科举不是很顺利,去洛阳考科举,没有考中。三十五岁去长安考科详情>>
1、唐代历代皇帝排列顺序如下: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 -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详情>>
1、历史上是先西汉再东汉的,西汉的起始时间为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王莽废除末帝,自立为帝,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沿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 2、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发展的文明古国,从夏商周、春秋战国到秦始皇统一,再到后面的唐宋元详情>>
1、金(1115年-1234年),或称大金、金国、金朝,是位于今日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创建人为金太祖完颜旻,国号金,建于1115年,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后迁都中都,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 2详情>>
1、是现在的山海关。2、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山海关位于明长城东端,是明长城唯一与大海相交汇的地方。向北是辽西走廊西段,地势险要,为古碣石所在地,所以史家又称其为“碣石道”。关城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冀辽在此分界。3、山海关在1990年以详情>>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