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儒林列传》中说“孝文帝本好刑名之言”。在《礼书》中又称“孝文好道家之学”。 显而言之,司马迁认为道家和法家是汉文帝的主要治国思想。实际上,汉文帝不仅好刑名之言、道家之学,儒家思想在汉文帝的治国方略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不仅重视儒家思想,而且自觉将其贯彻到治国策略中,从而造就了文帝一朝显著的文治。
文帝之前的高祖及吕后时代,儒家思想并未得势,不但得不到统治者的信任与重视,而且遭到黄老等思想的排挤、贬绌。到了文帝一朝,儒学的境遇有了显著的变化。汉文帝对儒者和儒学给予了特殊的重视和照顾。汉文帝深知儒家经典《六经》中包含诸多统治经验,所以十分重视对儒家经典书籍的搜求、整理、研究和推广。文帝曾经命诸生根据《六经》作《王制》,谋议巡狩封禅事。文帝重视对儒家经典《尚书》的整理研究。“孝文帝时,欲求能治尚书者,天下无有”,当他得知九十多岁的济南伏生,在齐鲁传授儒家经典《尚书》闻名,但因年老行动不便,不能来京授学,便派太常掌故晁错前往其家学习《尚书》。为了进一步鼓励儒家文化的发展,文帝设立了《书》、《诗》博士官。伏生的弟子欧阳生和张生皆被任《书》博士,《诗》博士则有燕人韩婴、鲁人申培公等。博士一职尽管只是汉初的微小官职,但是正是这种职务,由于可以直接面君议政,充当皇帝的顾问角色,所以更有利于儒者发挥自己的特长,更便于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影响最高统治者。这些举措对于鼓励儒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使汉初儒学得以渐渐复兴。汉文帝对儒学的重视,为儒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又开拓了儒家思想的政治空间,为汉武帝时期的“独尊儒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帝时期,儒生也开始受到重用。《史记》、《汉书》的《儒林传》都记载,儒者在文帝时“颇征(登)用”。一些治学优秀的儒士在文帝朝担任了重要官职。例如,“徐生以容为汉礼官大夫”(《史记·儒林列传》),北平侯张苍、及梁大傅贾谊、京兆尹张敞、太中大夫刘公子皆因修《春秋左氏传》而得到汉文帝的赏识和重用。其中,贾谊更是深受文帝赏识,而能“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这与高祖时代,主要以军功作为做官的依据是明显不同的。儒者在政治舞台上开始有很大的自由空间,对政治的参与度日益提高,能够提出很多有利于社会统治的建议和举措。文帝对此的态度是,不但能重用儒士,而且积极采纳儒士提出的合理思想和策略。作为文帝时儒者代表的贾谊,为文帝提出很多政治上的合理建议。比如,如何解决诸侯王问题、匈奴问题等。汉文帝对于贾谊从儒家思想出发提出的的建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积极采纳并且将之运用到治国政治中。《汉书》贾谊传记载:当时,有人告发周勃谋反,“逮系长安狱治,卒亡事,复爵邑”。针对这一事件,贾谊从儒家礼治思想出发,向文帝提出建议,对待臣下要以礼相待,要“养臣下有节”。汉文帝“深纳其言”。后文帝时再有大臣犯罪,不再受刑。《汉书·贾谊传》云:“(文帝时)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所发之。”《贾谊传赞》曰:“追观孝文玄默躬行以移风俗,谊之所陈略施行矣。”可见,贾谊的思想对汉文帝影响之深,以及汉文帝对儒士的重视,对儒学思想的重视。
汉文帝的治国思想处处体现了儒家所提倡的仁政色彩。汉文帝以文治国,自觉将儒学思想贯彻到治国方略中。“仁政”的治国理念是孟子在儒家先贤的思想基础上提出来的,“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孟子·离娄上》)“仁政”是儒家所大力提倡的明君贤主应有的理想治国思想。汉文帝正是践履着儒学提倡的仁政的宗旨,施行仁政。文帝关心弱势群体,关爱臣民。继位之初,即下诏“赐天下鳏寡孤独穷困及年八十已上孤儿九岁已下布帛米肉各有数。”同时遇有灾年,即“发仓庾以振民”(《汉书·文帝纪》)。文帝还宽减刑罚,废除肉刑,文帝元年即废除相坐律,二年五月又废除诽谤妖言之罪。十三年下令废除肉刑。文帝还将儒家思想中所提倡的农本、民本思想贯彻到治国政策中。文帝在位期间,采取重农、劝农的政策,多次下诏劝农耕作,谓“农,天下之本,其开籍田,朕亲率耕,以给宗庙粢盛。”(《汉书·文帝纪》)并采取轻徭薄赋、鼓励农业发展的措施。于汉文帝十三年,下诏免田租。在对待战事上,文帝也从顺应民心、安民保民出发,尽量避免战争。总之,儒家思想在汉文帝的文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文帝朝出现前所未有的安定繁荣的局面,儒学的功劳不可抹煞。而儒学在政治上的日益有用性更是完善了自身,加快了儒学的发展步伐。
在选贤和用贤上,汉文帝也是遵循儒家尚贤取能的思想,推行贤人政治,并开创了新的求贤取士之法——察举制。据《汉书·文帝纪》载,文帝二年十一月下求贤诏:“及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文帝十二年诏曰:“孝悌,天下之大顺也;力田,为生之本也……廉吏,民之表也。朕甚嘉此二、三大夫之行,今万家之县,云无应令,岂实人情?是吏举贤之道未备也。”后十五年九月“诏诸侯王、公卿、郡守举贤良能直言极谏者,上亲策之,傅纳以言。”文帝察举取士的一般步骤是:皇帝下诏,指定举荐科目,丞相列侯公卿及地方郡国按科目要求荐举人才,皇帝亲自对被举者进行策问,按对策高下,区别授官。文帝时开始的察举制,成为人才选拔的重要途径,武帝之后成为汉朝人才选拔的一项制度被固定下来。察举制的出现,对于选拔出更优秀的儒士提供了一条有利途径,儒士在通往政治舞台的道路上更通畅。
汉文帝本人更象一位儒家的谦谦君子。汉文帝一生勤俭持国,施行德治仁政。他的言行处处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德”和“仁”的美德。每遇天灾,往往先检讨自己,下罪己诏,反省自身,及时找出问题并调整政策。例如,文帝继位的第二年十一月和十二月两次出现日食,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不祥的征兆。文帝及时自我检讨,曰“天下治乱,在朕一人,唯二三执政犹吾股肱也。朕下不能理育群生,上以累三光之明,其不德大矣。令至,其悉思朕之过失,及知见思之所不及,匄以告朕。”(《汉书·文帝纪》)在汉文帝的言行和诏书中,常常出现“朕甚自愧”,“朕既不明”等自我反省的语句。可以说,汉文帝正是实践了儒家修齐治平的宗旨,使其一人之德布施于社会,政绩卓越,使汉朝社会达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繁荣和稳定,他被司马迁称为“仁君”(《史记·孝文本纪》),是当之无愧的。
汉文帝推行文治,政绩卓越,一方面得益于儒学,儒家思想是其文治盛世形成的重要思想基础;另一方面,文治盛世在客观上也促进了儒学的发展。既为儒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又开拓了儒家思想的政治空间,儒学从汉文帝时期发展到汉武帝时期的“独尊儒术”,从默默无闻到一枝独秀,亦得力于汉文帝的重视与支持。汉文帝之文治与汉初儒学的发展关系密切如此。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99.
[3]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4]黄留珠.秦汉历史文化论稿[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
1、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是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春秋时候诸侯国内以封地为界,战国时期则把封地全部变成郡县,建立了集权统治。春秋和战国在军事、经济上也有很大的不同。2、另外在对周王室的态度上也发生了转变,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对周王还心存敬畏,还不敢称王。到了战国,各大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1、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胡适、陈独秀、林长民和蔡元培。他们都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或革命家或文学家,由他们领导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以学生为主,并有广大群众及各详情>>
1、诗圣是杜甫的称号,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和李白并称为“李杜”。有句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中的“李杜”就是指的李白和杜甫。 2、杜甫少年时,曾先后游历了吴越、齐赵等地。期间,他科举不是很顺利,去洛阳考科举,没有考中。三十五岁去长安考科详情>>
1、唐代历代皇帝排列顺序如下: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 -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详情>>
1、历史上是先西汉再东汉的,西汉的起始时间为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王莽废除末帝,自立为帝,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沿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 2、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发展的文明古国,从夏商周、春秋战国到秦始皇统一,再到后面的唐宋元详情>>
1、金(1115年-1234年),或称大金、金国、金朝,是位于今日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创建人为金太祖完颜旻,国号金,建于1115年,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后迁都中都,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 2详情>>
1、是现在的山海关。2、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山海关位于明长城东端,是明长城唯一与大海相交汇的地方。向北是辽西走廊西段,地势险要,为古碣石所在地,所以史家又称其为“碣石道”。关城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冀辽在此分界。3、山海关在1990年以详情>>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