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国两制:楚国与周朝的搏弈

来源: 2022-11-19 08:49:00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楚国和南联盟为什么宗教的生命力远远强于王朝?因为宗教的神秘感。神是万能的,但是神又是骗吃骗喝的骗子,因为他们从来不出手,从来不干活。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就永远不会失败。所以对于任何一个王朝来说,多看少说,多看少动才是正经的,动不动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国两制:楚国与周朝的搏弈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国两制:楚国与周朝的搏弈

楚国和南联盟

为什么宗教的生命力远远强于王朝?因为宗教的神秘感。

神是万能的,但是神又是骗吃骗喝的骗子,因为他们从来不出手,从来不干活。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就永远不会失败。

所以对于任何一个王朝来说,多看少说,多看少动才是正经的,动不动就出手,就必然动摇根基。

回顾一下,西周从穆王到宣王,因为出手而削弱了权威。到了平王、桓王,则进一步丧失这种权威。

平王的糟糕之处在于他自降身份,与郑国交换人质,于是每个诸侯国都会想:凭什么郑国跟你平起平坐,我们就不行?

到了桓王征讨郑国失败,之后忍气吞声,诸侯国们就将周朝王室看成了纸老虎,他们也不过就是如此。于是,从内心里,没有人再尊重他们。

对于二流强国来说,周王室已经没有什么用处,因此根本不必将王室放在眼里。于是,后面就发生了诸侯讨伐王室的事情。

奇怪的是,强大的诸侯反而更尊崇王室,至少在表面上如此。为什么?不是他们真的畏惧王室或者在道德上更高尚,而是王室对他们来说还有用,他们可以携天子以令诸侯,他们的实力可以保证他们玩得动王室这个木偶。

也正是由于对于大国还有利用价值,周王室还能够苟延残喘几百年。

而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诸侯之间的战争更加肆无忌惮了,而一向有野心的诸侯开始蠢蠢欲动了。

野心膨胀,谁?向南看,楚国。

——楚国的来源

楚国在南方,建国在荆,也就是今天的荆州,国都丹阳,也就是今天的枝江。

按着惯例,还是从祖先开始说起。

最上边,还是黄帝,略过不说。再后,因为在点火和燃料方面有专长,被封为“祝融”。祝融是什么?就是中华上古传说中的火神。

在古代,如果有人告诉你“祝融光临你家了”,你就该哭了,因为你家着火了。这个祝融,就是楚国的祖先。

所以,懂得一技之长是很重要的。

祝融的儿子叫陆终,陆终娶了鬼方国君的女儿。鬼方是哪里?没人知道。就是因为没人知道,所以叫鬼方。也许是越南,也许是印度,也许是阿联酋,还可能是意大利。管他哪里,总之,不是中国的。

鬼方的公主很厉害,一胎怀了个六胞胎,这在今天也是世界纪录了。六胞胎那是什么概念?肚子大得几乎爆炸,顺产是不可能的了。于是,剖腹产,《史记》记载叫做“坼剖而产焉”。也不知道谁动的刀,一刀下去,左边生了三个,还不行,再来一刀,右边又生了三个。

这证明,中国在远古时期就掌握了剖腹产的技术。而这六个孩子,就是混血儿。

六个孩子都是儿子,而且个个健康。不仅个个健康,而且个个有出息。老六名叫季连,姓芈①。到商朝末年,季连的后代叫鬻② 熊的,那是相当的厉害。

鬻是什么意思?是卖的意思。所以鬻熊翻译成今天的意思,就是“卖熊的人”。换到今天,那就是偷猎者。

鬻熊的后代就姓了熊,卖熊的人就姓了熊,那么姓马的祖先是不是卖马的?不能这样简单推理。

按理说,卖熊是体力活,卖熊的人没什么头脑。可是鬻熊不一般,他很有学问,周文王、周武王都曾经向他请教。《史记》中记载他“子事文王”,也就是文王的干儿子,武王的干哥哥。到周成王的时候,分封一部分先贤的后代为诸侯,于是鬻熊的孙子的儿子熊绎被封在楚,子爵。熊绎那时候还留在伟大首都辅佐成王,把楚国给儿子管理。

楚国那时候属于荆蛮之地,还没有开化。

熊绎是许多姓氏的始祖,熊、苗、楚、上官、伍、屈、潘、班、查、庄、严、卓、莫、景、成等姓氏,都是熊绎的后代。

——楚独

什么叫天高皇帝远?

什么叫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周朝的子弟和大功臣们当初都被封在了中原,那时候黄河流域还是青山绿水,因此他们都很富足。但是有一样,他们没有发展的空间了,更糟糕的是,他们处于王室的监控之下,缺少自主权。

而楚国不一样,身处荆蛮,周王懒得管也没法管。向南向西向东,大把土地可以侵占,大把人民可以征服。

带着中原先进的文化,熊绎的子孙在荆蛮之地如鱼得水。没有人是他们的对手,他们不用去理会周朝的那些破规矩,不用去理会中原诸侯的勾心斗角,他们一门心思向外扩张。楚国很快占领了湖北全境,之后湖南全境,之后臣服了江苏、浙江、四川大部,实际上,楚国后来的地盘几乎有周朝那么大了。

事实上,楚国是当时中国最为好战的国家,如果连续七年不对外侵略,那就是他们的奇耻大辱。当他们的邻居是很痛苦的事情,因为他们就像老虎一样,随时需要找人磨牙。

周朝王室基本上忘掉了还有这样一个诸侯国,中原诸侯则根本不屑于与落后野蛮的低级国家楚国打交道。

到了周夷王时期,周朝王室的号召力已经大大减小,楚国则到了熊渠作国君的时代。

“我夷蛮也,不与中国之号谥。” (《史记》)熊渠那一天站在城楼上高呼,类似毛主席站在天安门城楼上高呼“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什么意思?我们是蛮子国家,不接受周朝的封号。

分裂祖国。简单地说就是分裂祖国,简称“楚独”。

熊渠说到做到,他很气愤自己这么强大的势力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子爵,他决定自己不仅要当王,还要当王他爹;不仅要当王他爹,还要当三个王他爹。熊渠自封为楚王,将三个儿子也都封为王,大儿子熊康被封为句亶王,二儿子红为鄂王,小儿子执疵为越章王。

不过,熊渠还是有些心虚。到周厉王的时候,由于厉王十分暴虐,熊渠害怕了,他怕厉王会来讨伐自己,因此自觉取消了王号。

第一次楚独失败了。

让熊渠觉得很没趣的是,不管是宣布称王还是取消王号,都没人理他,似乎他根本就不存在。

—— 一国两制的构想

时间来到了熊通为楚国国君的年代,熊通很不爽,因为他不是王。世世代代过去,很多诸侯的爵位都升了,可是楚国还是子爵。

他在等待时机,他要当王。

那一天,有人从洛邑回来——事实上楚国在洛邑一直有间谍,或者叫做驻京办,当然,是地下的。对于中央的精神,尽管没有什么约束力,但是还是要随时关注的。

“主公,周桓王讨伐郑国,结果被郑国打得满地找牙,狼狈而逃。如今桓王再也不提讨伐郑国了,白挨打了。”驻京办主任这样汇报。

熊通笑了,原来周朝王室就这一点料了。

“老子要当王。”熊通说道,他要搞楚独。

“慢着。”令尹斗伯比说话了。令尹是什么?就是中原诸侯的上卿,楚国叫令尹,也就是现在的总理。

难道斗总理比熊主席更爱祖国?比熊主席更有大局观?

“老斗,你反对?”熊主席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当时就瞪眼了。

“主公,我怎么会反对?楚国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甲兵十万,天下无敌。主公您英明伟大,慷慨激昂,当个王有什么了不得的?不过。”斗总理说。世界上最怕的就是“不过”这两个字,因为这两个字后面必有学问。

熊通听了很高兴,谁都喜欢被拍马屁,他要听“不过”后面是什么。

“贸然称王有些不妥,那就是搞分裂了,分裂祖国,那是不得人心的,而且也会有些麻烦。我有更好的主意,主公有兴趣吗?”斗伯比很聪明,基本上,他可以算上楚国的祭足。

“说。”

“我的主意,就是一国两制。”

天哪,早在春秋,就有了一国两制的思想。

当然,那时候不叫一国两制,但是事实上就是一国两制。

怎么个一国两制?

依然尊周朝为中央政府,但是,让周朝封楚国为王,统管整个南方,同时周朝可以邀请楚国帮助维持中原的秩序。

一国两制:名义上周朝还是老大,实际上大家都是王,各管各的地盘,各有各的制度,互不干涉。对外,还是一个周朝。

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实行一国两制,楚国的爵位就在所有中原诸侯之上了,今后什么晋国齐国郑国宋国等等,那是见面就自动矮半级,在楚国面前都要老老实实恭恭敬敬装孙子。

斗伯比没有想到,他当初的伟大构思在几千年以后还会被用到。

“哈哈,你太有才了。”熊通大喜。

—— 一国两制的推进

一国两制的设想很好,这是当然的。

但是,具体实施起来,需要技巧。

楚国是不可能自己跑去周朝申请封王的,几百年不朝贡了,去就要求和周王平起平坐,那不是自找没趣?况且,周朝那么多人,会说话的人一大把,一顿圣贤理论就能把你说得哑口无言,心怀惭愧,说不准就地就自绝于人民了。

那么谁去说?这是个学问。

“大王,你看,除了北面是中原诸国之外,西面、南面都是我们的势力范围。如今,北面的郑国正强大,我们不要轻易惹他们。东北面有一个随国,一向与中原诸国往来,基本不跟我们玩。随国是周朝王族,又是侯爵,如果能为我们去找周朝商谈一国两制,就比较理想了。”斗总理想得周到,看来早就考虑了这个问题。

随国,在今天的湖北省随州。

“老斗,你的主意好是好,可是,随国凭什么去为我们办事?”

“这个简单,我们先派人去要求和他们签署和平共处条约,若是他们不签,我们就有理由打他们,征服他们之后,就可以提出这样的条件了。”这是斗总理的第一方案,俗称先礼后兵。

原来,楚国虽说是蛮夷之国,但是公族那是中原过去的,祖上还很有学问,所以他们懂得中原的规矩,也懂得蛮夷的不规矩。但凡征服南面的蛮子国家,那就采用蛮横的方法,打你就是打你,才不跟你讲道理。如今要打中原国家,就要先找个借口。

革命的一手和反革命的一手,楚国是两手都准备,两手都很硬。

前706年,熊通亲自率领大军出发,直抵随国,来到了瑕这个地方。之后派大夫薳① 章去随国,要求签署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如果随国不肯签,那就毫不客气,打他。

楚国的国书很快到了随国,随国国君随侯一向瞧不起楚国蛮子,不过还是有些忌惮楚国的实力。如今看见楚国来使,心想这个蛮子国家不是来敲诈就是来勒索的,等到看到国书,是希望建立睦邻友好关系的,当时就放了心。

“主公,不要高兴太早。”大夫季梁提醒,他一向研究国际形势,对楚国相当的了解,“楚国是个大国,我们是个小国,楚国无缘无故来搞什么睦邻友好,一定有什么企图。”

随侯一听,没错啊,黄鼠狼给鸡拜年,什么时候安过好心?

随国君臣随后展开讨论,并且对楚国的国书进行了研究,最后的结论是:国书没有文字陷阱。看不出楚国有什么不良企图。

那就签吧,签了有什么坏处还看不出来,可是不签的坏处那是明摆着的。

于是,随侯写了一份热情洋溢的国书,表示愿意跟楚国建立睦邻友好关系,随楚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信写好了,随侯派大夫少师前往楚营回报。

在知道随侯派少师前来之后,斗伯比笑了。

“大王,随国虽说不大,也不算小,在汉东一带是小国的领袖。如果他们发现我们军力强大,必然害怕,然后团结起来对付我们。如果我们让他们以为我们是纸老虎,他们就一定不会团结周围的小国,那时候再收拾他们,就是轻而易举了。因此,把精兵藏起来,弄些老弱病残给少师看看。”斗伯比研究随国政治多年,知道这个少师是个靠裙带关系爬上去的没用的东西。

“老斗啊,你这主意好是好,能瞒得过季梁吗?”熊通问。季梁是随国的贤臣,足智多谋,不好糊弄,熊通也知道这个人,总想着什么时候把他请到楚国来。

“不碍事啊,我们对少师好一点,这样他回去一说,随侯就会更信任他,那不是好事吗?”

熊通听了斗伯比的话,热情接待了少师,还请他检阅了三军仪仗队。结果少师发现,楚军简直就是一帮杂碎,根本不可能有战斗力。

少师从楚营回来,很得意。

“主公,楚军都是些老弱病残,只要我们出击,一定消灭他们。”少师果然这样建议,随侯一听,动了心。

这个时候,季梁说话了。应该承认,季梁是个人物,连楚国君臣都敬佩的人物。唯一可惜的是,他生在了一个太弱小的国家。

“主公,楚国的强大那可不是吹出来的。明摆着他们是在引诱我们出战,守好自己的城池才是我们该做的。”季梁说得很清楚,果然被熊通猜中了。

随侯听了季梁的话。

第二天,楚军撤退。

——成立南联盟

“老斗啊,这次算是白跑一趟啊。”熊通有些失望。

“意料之中啊,别急,咱们还有第二步呢。”斗伯比那也不是吃素的,下棋看三步,斗伯比至少看了三步。

斗伯比的第二步是什么?盟会。

盟会在一年后举行,为什么?因为斗伯比得到准确线报:少师当上随国总理了。

“仇有衅,不可失也。” (《左传》)斗伯比说,翻译成现代文就是:这个傻冒当权了,机会来了。

楚国发出邀请,请周边各国来楚国的沈鹿参加同盟大会,主题无非就是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发展一起强大这一类,实际上傻瓜都知道,盟会必然要推盟主,那盟主必然是楚国。

当然,楚国的邀请函暂时还不会发到中原诸国。

邀请函发出之后,周边小国纷纷由君主亲自前来,哪些国家?巴国、庸国、濮国、邓国、耰国、绞国、罗国、郧国、贰国、珍国、申国、江国等十多个国家。对于他们来说,楚国就是他们的天然统治者,楚国放个屁,他们也要说是香的,楚国要开会,他们怎么敢不来?

只有两个接到邀请的国家没有出席——黄国和随国。

同盟大会在楚国国君熊通的热情招待下,在斗总理的主持下,在友好热烈的气氛中进行。宾主双方就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在多个领域达成共识。由巴国和江国倡议,各国赞同,成立了南方蛮夷联盟,简称南联盟,共推楚国为盟主。

大会取得了空前的圆满成功,最后,熊通盟主宴请了前来参加大会的各国君主。

一切都很好,熊通很高兴。作为盟主发表讲话,看着小国国君们一个个讨好的表情和此起彼伏的马屁声音,他觉得很受用。

可是,他还是想当王。

他更想当王了。

南联盟的谴责信很快送到了黄国和随国,指责他们破坏本地区的安定团结,同时警告必须立即改正错误,加入到南蛮联盟的大家庭中。否则,将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黄国国君立即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作为一个赢姓的子爵小国,黄国国君无论如何是不敢得罪楚国的。之所以没有来参加大会,是因为国君那几天心情不好,一时糊涂没有来。如今看到了谴责信,当时就吓清醒了。

黄国国君亲自来到楚国,当面解释了没有来的原因:时间弄错了,而且最近抗洪救灾比较忙。

总之,黄国国君不仅来了,认了错而且认打认罚,痛哭流涕,痛改前非。好在熊通原本也不是要收拾他,而且还要给随国做样子,因此很和蔼地原谅了他,说些“觉悟自有高低,革命不分先后”之类的屁话,让他在南联盟的同盟书上也签了名,然后回家去了。

随国国君没有来。

“去你妈的南联盟,还北约呢。”随国总理少师这样答复南联盟的特使,他根本瞧不起这帮南蛮子,一帮没文化的东西。

斗总理笑了,第三步将顺利展开。

——南联盟北伐

南联盟第一次军事行动开始了。

以楚国为首,南联盟组成了联军。说是联军,实际上主要还是楚国军队,其余的小国要么出几百号人,要么就是派个类似军事观察员性质的特使,他们的任务主要是观看楚国怎样杀敌,好更加死心塌地地听从楚国的指挥。

南联盟军由熊通亲自带队,浩浩荡荡渡过汉江,直抵随国。

“主公,先派人去讲和吧。如果楚国答应,那是最好。如果他们不答应,那么他们一定会轻视我们,而正义在我们这边,士兵会愤怒,百姓更团结,此长彼消,还可以与楚国一战。”季梁对形势的判断是很正确的。

“什么?讲什么和?送上门来的肉,不吃白不吃。主公,立即出兵,慢了他们就跑了。”少师不耐烦了,他根本就瞧不起楚军。

于是,随侯亲自率军,出城抗击侵略者。

战争,一触即发。

在历史上,这不是一场著名的战争。但是,这次战争的意义是重大的,它将影响整个历史的进程。

对于楚国来说,这既是一场战争,更是对中原诸侯实力的投石问路。如果楚国被击败了,那么这就是他们第一次对中原侵略宣告失败,对于他们的信心和野心都将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南蛮各国就会重新审视楚国的力量,南联盟就将面临分崩离析。

因此,这一仗对于楚国来说十分重要,许胜不许败。

对于随国来说,敌人就在家门口,胜利则保住家园,失败则面临国家灭亡。

一国两制的破产

前704年,楚国与中原国家的第一次战争开始了,对阵双方是以楚国为首的南联盟和中原国家随国。

在战争开始之前,我们先介绍一下春秋时期的战法。按着区域不同,有不同的战法。这里先介绍中原诸侯的战法。

春秋以车战为主,通常出兵,只说车多少乘,不说人数。一来,战车的人员配置是固定的,二来,战车的多少直接代表着实力。

按《司马法》所说:车一乘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叫徒兵。这样的配置类似于后来的坦克和步兵的配置。所谓的甲士三人就是:战车上左面的“射”,用弓箭,作远程攻击;中间的“御”是驾驶员;战车是一车四马,可以理解为四驱车。中间两匹为《服》,左右两边的称“骖”,或“騑”;右面的“车右”,执戈盾,作近战防御。

甲士三人中,“射”“御”都是经过贵族教育的,周朝时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都是贵族的课程;而“车右”更是选孔武有力、忠诚果敢的勇士担任。“甲士三人”都是贵族精英和无敌勇士,可见车有多重要,不是人人都可以上去舞两下的。简单地说,车就像后来的高尔夫运动,那是贵族运动。而战车后面的徒兵,就是一般战士了,也就是工农子弟甚至奴隶。

甲士三人的位置一般是固定的,但有特殊情况,那就是君主、主将坐在车上的时候。当此时,主将居中,御者居左,车右位置不变。由于主将在该车上,所以车右更是勇士中的勇士,类似警卫团团长;而御者是偏在一侧驭马驾车的,更得技术超群。

所以《左传》中介绍战争时,基本都要说明主将的御者和车右。

车战开始时,战车驶向对方,两方开始交战:先是远程,射者对攻;战车靠近后,车右用戈矛交战;然后战车擦身而过,驶向远方,再是弓箭对射。这个过程为“合”。战车驶远之后,各自必须再兜过头来,准备第二次对攻。这个战车掉头的过程,就是“回”。然后两车再驶近而“合”。一个“回”,必有一个“合”。战斗就这样不停的“回”“合”“回”“合”的继续下去。直到有一方败北,在“合”之后,不再“回”,直接驾车而逃。

因为逃跑的一方是“合”完逃跑的,所以不用减速,直接冲出战场,因而有一定的速度优势;而胜利的一方,在“合”完之后,必须要减速再来一个“回”,才能发现对方的逃跑,从而再加速追逐,这就存在一个距离劣势和一个速度劣势,一般很难追上。

因为这个原因,古代车战很难活捉对方的主将,除非他特别倒霉,譬如车坏了或者掉坑里了。

——南蛮完胜

随侯倾尽全国力量,一百五十乘战车出战。简单计算一下,大约一万人强。

两军对阵,随侯观察了楚军的阵地,有些放心了。原来他还有点心虚,壮着胆子来迎战,如今他是真的有些自信了。

楚军阵地,粗粗点算一下,战车一百乘左右。不过每乘战车配置的步兵人数多一些,大约一百人,总数也是一万人强。

在战车数量上,随国占优;在人数上,基本相当。

从阵型看,随军分为上下两军,两军之间有明显空当,而楚军并没有分得这样清晰。从队列看,随军似乎更训练有素,队列十分整齐,而楚军的队列有些松散。

再看兵器,随军是一色的长戈,楚军则乱七八糟,有长枪,有短刀。

“哼,楚军果然是些乌合之众。蛮夷之人,能成什么大事?”随侯对身边的将士说。

“主公,楚人崇尚左,因此楚王一定在左边,楚军精英一定在左边。我们集中优势兵力冲击楚军右路,一举击溃他们,楚军整个队伍必然被带动,之后我们乘乱击败他们。”到了这个时候,季梁实际上还有办法避免随军的失败。

“不当王,非敌也。”少师不屑一顾,他觉得不跟楚王照面,赢了都不刺激。

少师被楚国忽悠了,随侯被少师忽悠了。

一通战鼓,随军率先进攻。战了没有几个回合,楚军崩溃,纷纷逃命。

“追。”随侯下令。

传说中的事情,不可全信,也不可全不信。

随侯没有去想一想,如果楚军真的如此不堪一击,江湖上关于他们的传说怎么能够流传?

南蛮一向是很狡猾的。随国军队追出去大约十里路,他们来到了一个典型的丘陵地带,树丛茂密的丘陵地带。战车已经不能快速奔驰,否则就会翻车。长戈在这里变得基本没有用处,因为总是会被树枝挂住。

楚国人一向是不喜欢车战的,为什么?因为在荆楚,山地多河流多而平原少,雨水多而晴天少,因此车难行。打仗时,很少有平地给双方列阵,主要战法就是乱战混战,而乱战混战使用短兵器更有利。因此,楚军单兵作战能力强,特别擅长在地形复杂的地点作战。

正是因为如此,楚军首次与中原诸侯作战,在车战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使用了诱敌深入的计策,将随军引到不利于车战的丘陵地带,之后伏兵四起,利用单兵作战的优势对付随军。

到了这个时候,少师才知道自己上当了。传说中南蛮子非常狡猾,现在看来,南蛮子不是狡猾,而是大大的狡猾。怎么办?就在稍稍犹豫的时候,楚军的伏兵已经从四面八方杀了出来,一个个手持短刀,高喊着不知什么口号,震天动地,随便扫了一眼,楚军的人马至少是随军的三倍。

少师见势不妙,当时下定了决心。什么决心?除了逃命,还能有什么决心?可是,对于战车来说,逃跑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掉头掉头,赶快掉头。”少师急忙下令,御者急忙掉头。

就算在平地上,车开快了掉头也会翻车,何况是在丘陵地带。少师的战车掉头掉得太急,直接翻了车,还亏少师身手不错,长戟一撑,从车上跳了下来。惊魂未定,楚军就已经杀到了。

随军的战力本来就不如楚军,此时中了埋伏,战车基本没用,那还不慌了神?当下喊爹叫娘,乱成一团。被楚军上来,砍瓜切菜一般,杀得七零八落。

少师拎着大戟,想扔了戟逃跑,又觉得没面子;可是,拿着戟就跑不动。战场之上,最忌讳的就是犹豫,一犹豫的工夫,楚军发现这里有随军的大将,于是一拥而上。这下,想逃跑也没机会了,少师的长戟没挥舞几下,就被楚军逼近身来,一顿乱刀,砍成了十八段。

还好,随侯本身就缀在最后,见势不妙,早早跳车逃命,后面季梁接应着,逃回城去。

第一次对抗,南蛮大胜。

——和平谈判

少总理阵亡,战车损失一半,随侯这个时候才知道自己被忽悠了。怎么办?

这个时候,除了投降,真是没有别的办法。

季梁作为谈判代表,来到了楚军大营。

谈吧,其实有什么好谈的?兵临城下了,黄鼠狼和鸡能谈出什么来?

可是别忘了,第一,楚国君臣很敬重季梁;第二,楚国君臣根本就没有打算灭了随国,他们还要随国国君去周朝当一国两制的使者呢。

“不谈,这个时候,谈什么谈?早干什么去了?”熊通故作姿态。

季梁听了,起身,鞠躬,拍屁股,转身,准备就走。

斗伯比将他一把拉住了。

“老季,话还没说,怎么就走?”斗伯比问。

“不瞒您说,我们对楚国充满敬意,早前还签署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原本我们都不想跟贵国打仗,都是少师那个傻冒非要打,结果就打成这样了。如今我们诚心诚意来寻求和平,贵国又不肯了。那我们没有办法了,只好接着打下去。好在我们已经派人去郑国、齐国和卫国求援了,三天之内必到,希望贵国给我们三天时间,三天之后再决一死战。”季梁是什么人物?这一套说法一个月前就想好了,刚才故意慢慢吞吞假装要走,就是要把这番话说出来。

熊通有些傻了,他没想到季梁根本不吃他那一套。随国虽然败了,守城守三天是没有问题的,到时候援兵一到,后面就不好说了。

很显然,现在熊通需要一个台阶。

“主公,你看,少师这样的蠢货死了,老季这样的贤能被重用了,这说明上天不要随国灭亡啊,天意不可违啊,我看咱们还是和平万岁吧。”斗伯比及时给了一个台阶,还顺便拍了季梁的马屁。

“好,既然斗总理这么说了,那就给季先生一个面子。说老实话,如果不是季先生来,那我们一定要灭了随国。”熊通得了个台阶,赶紧下来。

就这样,和平降临,两国签署了新的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但是,和平是有条件的,和平历来都是有条件的。楚国的条件有两条:第一,季梁作为人质,前往楚国,出于人道主义考虑,可以携带家属。说白了,就是看好了季梁这个人才,弄回楚国当公务员去了;第二,随国国君必须亲自前往洛邑,向周朝天子提交有关册封楚国为王的一揽子一国两制提案。

  • 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春秋和战国的区别是什么)

    1、春秋和战国的本质区别是郡县制代替了分封制,春秋时候诸侯国内以封地为界,战国时期则把封地全部变成郡县,建立了集权统治。春秋和战国在军事、经济上也有很大的不同。2、另外在对周王室的态度上也发生了转变,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对周王还心存敬畏,还不敢称王。到了战国,各大详情>>

    2023-05-27
  •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2023-05-27
  • 五四运动领导者 五四运动领导者和主力

    1、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是胡适、陈独秀、林长民和蔡元培。他们都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或革命家或文学家,由他们领导的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2、五四运动是中国人民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以学生为主,并有广大群众及各详情>>

    2023-05-27
  • 诗圣是谁的称号 诗圣是哪个诗人的称号

    1、诗圣是杜甫的称号,杜甫是唐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和李白并称为“李杜”。有句诗“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中的“李杜”就是指的李白和杜甫。 2、杜甫少年时,曾先后游历了吴越、齐赵等地。期间,他科举不是很顺利,去洛阳考科举,没有考中。三十五岁去长安考科详情>>

    2023-05-27
  • 唐代历代皇帝排列顺序

    1、唐代历代皇帝排列顺序如下: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 -武则天-唐玄宗李隆基-唐肃宗李亨-唐代宗李豫-唐德宗李适-唐顺宗李诵-唐宪宗李纯-唐穆宗李恒-唐敬宗李湛-唐文宗李昂-唐武宗李炎-唐宣宗李忱-唐懿宗李漼-唐僖宗李儇-详情>>

    2023-05-27
  • 先东汉还是先西汉(历史上先东汉还是先西汉)

    1、历史上是先西汉再东汉的,西汉的起始时间为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王莽废除末帝,自立为帝,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统一天下,沿用汉作为国号,史称东汉,定都洛阳。 2、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发展的文明古国,从夏商周、春秋战国到秦始皇统一,再到后面的唐宋元详情>>

    2023-05-27
  • 金代皇帝列表 金代历代帝王

    1、金(1115年-1234年),或称大金、金国、金朝,是位于今日中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建立的一个政权,创建人为金太祖完颜旻,国号金,建于1115年,建都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后迁都中都,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 2详情>>

    2023-05-27
  • 榆关是现在的哪里 榆关是现在的哪个地方

    1、是现在的山海关。2、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关,山海关位于明长城东端,是明长城唯一与大海相交汇的地方。向北是辽西走廊西段,地势险要,为古碣石所在地,所以史家又称其为“碣石道”。关城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冀辽在此分界。3、山海关在1990年以详情>>

    2023-05-27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