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似乎都对东方朔这个人物充满了好奇心。史书记载,东方朔性格诙谐,言辞敏捷,滑稽多智,在汉武帝时期自荐为郎。要说东方朔对于汉武帝有多重要,肯定不及那些一线官员,但汉武帝的身边似乎也少不了东方朔。东方朔最高职位也只是太中大夫,汉武帝虽然对他赏识,但还是将他当成俳优看待,不以重用。只不过东方朔肯定有对汉武帝推行的政策造成一些影响,那历史上的东方朔究竟是个怎样的人呢?
实话实说,对汉武帝很难做出一个公允准确的历史评价。
就拿凿通西域一事来讲,说他穷兵黩武大概不会错,说他雄材伟略也是史实。
再拿汉武帝用人来讲,说他任人唯亲估计不会有人反对,说是不拘一格似乎也讲得通。汉武帝一生最受重用的三个大将是卫青、霍去病、李广利,不说事功如何,此三人无一例外都是外戚。但以犯颜直谏著称的卜式最早是个放羊的(“拨于刍牧”),国家理财高手桑弘羊出生商贾(“擢于栗竖”),顾命大臣金日磾则更是匈奴归化人(“出于降虏”)。两汉四百年间,以汉武帝一朝人才最盛,这是不争的事实。
时至今日,那些风云一时的人物早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然而有一位复合型人才直至今日仍为后人津津乐道。
他是神仙中人,他是寿星老,他文采斐然,他口若悬河,他博学多知,他就是——东方朔!
东方朔(?~前93)字曼倩,平原厌次人(今山东德州地区)。
汉武帝即位之初求贤若渴,全国各地自诩为人才的无不闻风而动,东方朔不甘后人,也积极的毛遂自荐,上书汉武帝云:
臣朔少失父母,长养兄嫂。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 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凡臣朔固已诵四十四万言。又常服子路之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臣朔昧死再拜以闻。
“少失父母,长养兄嫂”,东方朔这样说,并非有意痛述家史,博汉武帝的同情。比他可怜的人海了去了,汉武帝哪里同情得过来。
东方朔虽然以滑稽著称于史,但并不代表他毫无心机,相反,东方朔这样讲是谋定而后动。至于东方朔所学暂时略过,且分析其为什么要在自荐书中特意提到身高“长九尺三寸”一事。
汉武帝想要的是不拘一格降人才,并没有象武大郎开烧饼店,比他高的都不要,所以东方朔这样写似乎有多此一举之嫌。实则不然,历史上的东方朔身高究竟是多少,未见有明确记载,但绝对不会有“九尺三寸”。
须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身高才只是八尺有余。东方朔个子较普通人略高或者是事实,但未必会有他所说的那么高。
他之所以如此写,是在委婉的提醒独尊儒术的汉武帝,我只比孔夫子低那么一点点。历史上,温良恭俭让的孔夫子其实是个高大威猛的“功夫熊猫”,身高达“九尺六寸”。讲道理,所有人讲不过他,比拳头硬,孔夫子也不比寻常人差。
与东方朔的悲惨几乎如出一辙,孔夫子也是幼年父母早亡。
同是山东人,同是熟读诗书,甚至东方朔比孔夫子更甚一筹,他“十九学孙、吴兵 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居然深通兵法。
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到汉武帝即位时,汉帝国国库充裕,财力雄厚。雄心勃勃的汉武帝不再推行父祖韬光养晦、无为而治的国策,而是积极进取开拓,不再以和亲谋求和平,决定与百年宿敌匈奴决一雌雄。
东方朔虽是一介布衣,然而却政治嗅觉敏锐,上书自陈这样说,等于是在自夸是“允文允武、出将入相”的人才,汉武帝意欲平治天下,“舍我其谁”。
读了东方朔的自荐书,求贤若渴的汉武帝不由啧啧称奇。好奇心驱使之下,东方朔的需要两人一同勉强“持举”的“ 三千奏牍”,日理万机的汉武帝愣是用了两个月时间才看完。
读完不禁大失所望,东方朔牛皮吹上天,但在奏牍中全是些空洞宽泛的大话,根本不具可行性。汉武帝有心弃之如敝履,又怕寒了天下有识之士的心,只是给了东方朔一个待诏公车的待遇,挂了起来。
东方朔捞了这么一个闲职,既不敢离开京城,又必须每天到公车署报到“待诏”。“待诏”许久,也不见武帝召见,日子一久,日子就过得捉襟见肘起来。
穷则思变,这一天东方朔途经汉武帝的御马厩,见到里面有一些侏儒在忙碌,打听之下,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东方朔神秘兮兮的告诉这些人一个消息:皇上认为你们这些人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地也不会种,战场也上不去,活在世上纯粹就是造粪机器,打算把你们全部杀掉。
这些侏儒一听信以为真,当时就傻眼了,相拥着捶胸顿足号啕大哭。等到哭罢多时,见东方朔一脸笃定,顿时像找到了救星一样,一起拜倒在地恳请东方朔救他们一救。
东方朔在他们耳边嘀嘀咕咕如此这般吩咐了一番,这才闪人。
第2天,汉武帝车驾途经御马厩,这些侏儒哭拜于地大放悲声。汉武帝莫名其妙,唤过他们询问究竟。得知是东方朔蓄意散布谣言,立即派人将他喊来问话。
面对汉武帝的诘难,东方朔不慌不忙,说出一番令汉武帝瞠目结舌的话来:
陛下让微臣讲,我就竹筒倒豆子了。即便陛下不让我说,我也得一吐为快。这些侏儒身高三尺,俸禄是一布袋粟、二百四十文钱;我东方朔身长九尺三寸,也是一袋子粟、二百四十文钱。个子不一样高,俸禄却一样多,侏儒吃到撑,我却饿得前心贴后背。如果陛下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就请给我不同的待遇,如果不能,请放我回家好了。不要让我在长安城中浪费您宝贵的粮食。
东方朔的意思说直白就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用他自己的话,文雅些来讲则是“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
哪知道,汉武帝今天心情不错,听了东方朔的话非但没有责罚他,反而提拔其为“待诏金马门”。
“待诏”之职,与现在的顾问一职仿佛,“金马门”,因为门旁有铜马而得名。汉武帝时的“金马门待诏”属于天子近臣,有时候可以参与国家大政的集思广益,更多时候其实就是天子的“度娘”,负责为天子答疑解惑出谋划策。严格讲来,这时候的东方朔还不是大汉公务员,属于考核期内的官员。当然,负责考核的只有天子一人。从公车署到金马门,东方朔虽然待遇有所改善,究其实质不过是屎窝子挪了个尿窝子而已。
正是在“待诏金马门”的时候,东方朔结识了为大汉王朝修历法的司马迁,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司马迁将东方朔引为知己,将自己写好的《史记》(彼时书名不是《史记》)拿给东方朔看。据说,书中所有“太史公”的字样,全是出自东方朔的手笔。
司马迁将有谤书之嫌的《史记》放心的交给东方朔审阅,充分说明了其对东方朔的信任与尊重。东方朔是西汉武帝年间著名的赋家、多产的散文家,他的作品多针砭时弊、经常犯颜直谏,搞得汉武帝下不来台(如《谏起上林苑疏》)。司马迁这样做,显然是将其引为同道中人的。
东方朔本来是想做“天子大臣”,一展抱负的,可是汉武帝却以滑稽俳优视之,对他并不是十分重视。
“滑稽”这个词,现代人以为是反应灵敏能言善辩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其实,《史记》中的所谓“滑稽”,和后来的酒过龙差不多,可以转注吐酒,终日不绝。
东方朔,在汉武帝眼中就是个倒不完、流不干的酒葫芦而已。按道理,东方朔每天在天子身边,比寻常人有更多的升迁机会,然而,他始终不得大用,史称“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时间一久,东方朔索性也就破罐子破摔起来。好不容易混了个郎官做,一高兴酒喝高了,居然就旁若无人的在大殿上随地小便。立即有人跳出来弹劾其“大不敬”,好在汉武帝宽宏大量没有深究,只是将他打回原型,重新去做他的待诏了。
一次,在建章宫后阁重栎中,发现一个似麋非麋的动物。汉武帝诏问博学的大臣这是个啥玩意,大家面面相觑,都纷纷摇头。汉武帝一扭头,见人群中的大个子东方朔一脸不屑的神色,当即问他识也不识。东方朔当即表示我当然知道,但是没有美酒佳肴的话,我就不说。汉武帝当即点头表示同意。见汉武帝答应的如此痛快,东方朔也加码了,提出新的要求,某位大臣有一个几顷地大的鱼池,皇帝如果赐给我,我就说,否则呵呵……汉武帝被撩拨的好奇心大起,一迭声的答应。东方朔这才慢吞吞道,这个东西叫做“驺牙”。这个东西出现在这里,意味着将有外族人来归化我朝。汉武帝闻言大喜,除了那个鱼池之外又重赏了东方朔财帛若干。
果然,第二年匈奴混邪王率领数万部众归降了汉王朝。汉武帝大喜之下,再次重重赏赐了东方朔。
东方朔行为乖张,一些行为更是与礼俗相违。他这人不能有钱,一有钱了就马上换媳妇,而且等不到什么“七年之痒”,一年娶一个新媳妇,旧的就给钱直接打发回了娘家。搞到后来,长安街中人人侧目。
即使如此,因东方朔博学多识,汉武帝仍将他留在身边以便随时咨询。
据说,霍去病通西河之后,汉武帝有心在那里设立郡,实施有效管理,可是一时不知该起个什么名字好。于是去问东方朔,东方朔早知该地区有一眼神奇的酒泉,当即建议以“酒泉”为郡名。
东方朔虽然有理想,有志向,但在仕途上注定不会走的更远。汉武帝任命其为常侍郎,不过是因为他的机智巧辩能给他枯燥乏味的政治生活增添一些乐趣罢了。当时宫中最流行的游戏是射覆,就是先将东西藏起来,用器物盖在上面,让别人猜是啥。
一次,汉武帝命人在覆盆下放了一只壁虎让东方朔猜。东方朔故作神秘掐指盘算一番,中中念念有词道:“说是龙,它没有角;说是蛇,它又有足。莫非是有人画蛇添足?NO、NO、NO,原来如此,不是壁虎、就是蜥蜴!”汉武帝大声叫好,当即命左右赏赐他十匹绢。
接连猜了好几样东西,根本难不住东方朔。每次射覆,简直就是变相在给东方朔发绩效奖。
汉武帝既然乐此不疲,东方朔自然要加小心陪伴。为了迎合汉武帝,东方朔干脆也佯狂放誔,故意以自己的怪诞博武帝欢心。
东方朔的人生际遇,大概就是现代人们常说的弄巧成拙吧。
弗朗西斯·培根·汤因比,这位英国历史学家,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理论视角,对历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理论贡献,尤其是他对历史观的革新和对人类文明的理解,为我们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提供了新的视角。 汤因比的历史观,强调了历史的动态性和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族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权力斗争和阴谋诡计,最终往往以悲剧收场。李承乾,唐朝的一位皇子,就是这样一位悲剧性的人物。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皇族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反思。 李承乾是唐高祖李渊的长子,他详情>>
在时尚界,有很多传奇般的相遇和合作。其中,法国时尚品牌香奈儿的创始人可可·香奈儿与英国时尚教父、奢侈品牌Balenciaga的创始人克里斯托弗·巴伦蒂埃的邂逅,无疑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那么,这两位时尚界的巨头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详情>>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以其独特的色彩运用和激情四溢的创作风格,成为了世界艺术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然而,在他的一生中,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他的父母是否有幸见证了他的成名? 梵高的父亲是荷兰南部一个小镇的牧师,他的母亲是一位家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勇善战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不衰。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曹魏名将曹仁与曹洪这对兄弟的传奇一生,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 一、曹仁与曹洪的身世与成长 曹仁,字子孝,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将领详情>>
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的才华横溢,为世界带来了无数的贡献。其中,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笛卡尔(René Descartes)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个。然而,关于他的真实身份,人们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以笛卡尔还是笛卡详情>>
在艺术史上,梵高和高更的名字总是紧密相连。他们的艺术作品,风格各异,却都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却一直被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之下。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段被遗忘的情侣故事。 梵高和高更是在1886年的法国南部阿尔勒详情>>
在中韩两国的历史长河中,都涌现出了许多英勇善战的民族英雄。他们在战争中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楷模。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韩国的民族英雄李舜臣,看看他在中国历史上是否有与之相匹敌的将领。 一、李舜臣的传奇战绩 李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族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权力斗争和阴谋诡计,最终往往以悲剧收场。李承乾,唐朝的一位皇子,就是这样一位悲剧性的人物。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皇族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反思。 李承乾是唐高祖李渊的长子,他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可能已经学过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课本范围。历史中有无数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发现。今天,我为大家搜集了关于曹操的本意是的是杨修的一人一口酥吗?的历史知识,赶快来看看吧。曹操的本意是的是杨修的一人一口酥吗?杨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湖北省与周边各省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湖北省与安徽省、湖北省与湖南省、湖北省与陕西省之间的区划变迁。今天,我们聊聊湖北省与河南省之间的区划调整。在明朝统治的前期,湖广省北部的16个县,曾经划入河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