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揭秘:邬思道真的是被孙嘉诚处死的吗?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
《雍正王朝》中那个敢于和本部堂官撕打;敢于正面和总理王大臣呛;更敢于在年羹尧圣宠正隆、势头正盛的时候上疏弹劾的孙嘉诚,乃系清朝历史上雍正朝名臣孙嘉淦的原型。
孙嘉淦,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以敢于直言纳谏而闻名于世。孙嘉诚对于孙嘉淦刚毅、正直的性格演绎较为充分,只是该剧对于孙嘉诚的结局演绎加入了剧情发展和人物性格塑造的艺术需要,有所变动。雍正皇帝在孙嘉诚和年羹尧已经水火不容的前提下,还将孙嘉诚派往西北推行新政,这是雍正皇帝的帝王心术所在,更是雍正皇帝阴暗权谋的集中表现。
刚刚登基,急需建立自身政治势力的雍正皇帝,把敢于直言纳谏、一片赤胆忠心、一心为公为国的孙嘉诚成为他刻意培养的对象。只是雍正皇帝太过心急,没有纳取张廷玉“稍加时日,加以磨炼”的建议,就直接将其任命为正三品的都察院监察御史。
雍正皇帝为何如此着急?他对孙嘉诚的破格重用,目的何在?
雍正皇帝在“九王夺嫡”事件中虽然也有对部分朝臣的拉拢,也有对自身政治势力的搭建,但对于治理一个偌大的国家而言,这些政治势力远不够雍正皇帝所用。面对廉亲王胤禩强大的政治势力,面对众多朝臣的表明顺从、背地掣肘,雍正皇帝必须在短时间建立一个以自己为中心,覆盖所有职能部门、遍及地方政府的政治集团,才能从根本上稳固自己的皇权统治。
雍正皇帝重用李绂等清流派名臣,想要拉拢这个代表着天下学子的势力集团失败后,对于都察院、国子监这类严重影响朝野舆论导向所在的皇权掌握、势力延伸更是势在必行。
再加上,雍正皇帝作为刚刚继位的新君,对于康熙朝时期的种种弊政延续,不能明言,更不能公开明令废除。所以,雍正皇帝必须找一个敢于“言朕所不能言、行朕所不能行”的刚直之臣代替自己站出来公开指责、抨击弊政,让雍正皇帝能有废黜弊政、推行新政改革的由头。
所以,雍正皇帝不能再等,更不能让孙嘉诚的棱角磨平,他要的就是孙嘉诚在自己立足未稳的时候给予绝对支持;要的就是利用孙嘉诚的棱角来对付和刺痛那些对自己掣肘的反对势力。
01 雍正皇帝派遣孙嘉诚前往西北的背后
既然孙嘉诚对雍正皇帝的用处良多,既然他是雍正皇帝稳固皇权、管控朝局较为关键的人物所在,那么雍正皇帝为何在明知道孙嘉诚和年羹尧已经水火不容,却还要把孙嘉诚送到西北,送到年羹尧的势力范围,将其送入虎口呢?
表面上看,雍正皇帝的决定并不是冲动的,更不是有意将孙嘉诚送入虎口的!
1、雍正皇帝之所以不惜倾全国之力,也要坚定支持年羹尧取得西北战事的胜利,就是因为这场战事对于雍正皇帝太关键了!
雍正皇帝刚一继位,就将皇八子胤禩任命为总理王大臣,这既是对皇室宗亲的缓和态度,以赢得统治阶层内部的团结和拥护;又是暂时麻痹强大的“八爷党”势力集团,赢得自己巩固自身皇权统治的时间需要。西北战事,更是雍正皇帝用来转移朝野反对声音、维护皇帝权威的最有效办法。
年羹尧通过西北战事的大胜,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西北地区的绝对权力,稳固了自己对于清朝至为重要的一支军事力量,从大局来看,这是雍正皇帝稳固皇权统治的有利条件,更是雍正皇帝用以震慑朝臣的关键力量所在。
也就是说,年羹尧在西北的大胜,让朝野的反对势头大幅度降低,雍正皇帝对于孙嘉诚的利用不再那么重要和必须。
2、解决了对外矛盾,剩下的就是雍正皇帝自身政治势力内部的矛盾应对问题。
拥有了拥立之功和西北军功以后,年羹尧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费尽心思赢得皇四子胤禛信任和提拔的潜邸奴才,他已经成为事实上的“西北王”,已经成为雍正皇帝必须倚重甚至有所忌惮的实权派封疆大吏。
对于年羹尧的种种作死表现,雍正皇帝出于维护皇帝形象和名声的考虑;出于年羹尧刚获得军事胜利,其部将士气正盛,对年羹尧马首是瞻的忌惮;出于需要年羹尧这一个强有力的军事力量支持自己的具体考虑,而只能暂时忍耐年羹尧的“僭越犯上”。
但是,任何一个帝王都不会允许有敢于挑战自己皇帝权威的权臣长久的存在下去,所以雍正皇帝必须对年羹尧有所防范,有所动作。将孙嘉诚派往西北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孙嘉诚可以监视年羹尧,让年羹尧有所顾忌、作死行为有所收敛。
3、西北的军事防御系统耗费了朝廷太多的人力物力,雍正皇帝需要一个理财能手、一个耿直之臣前往约束。
西北战事对于朝廷财政的消耗之大,让雍正皇帝不得不使用“杀鸡取卵”的抄家办法才能供应上西北的消耗。原本想着战事胜利以后,西北的消耗会有所减少,但年羹尧所“建立”的西北军事防御系统对于钱粮的需要更为庞大,这让原本就捉襟见肘的国家财政,变得更加举步维艰。
“开源”暂时无法完成,雍正皇帝也只能从“节流”方面花心思。
曾任户部主事的孙嘉诚,能够看出制钱的弊端,说明雍正皇帝对其“理财能手”的称呼并不是没有来由。再加上孙嘉诚的刚直果敢、冷面无情,如果没有年羹尧的刻意阻拦,孙嘉诚对于西北财政的治理和约束肯定能够收到实际效果。
所以,雍正皇帝将孙嘉诚派往西北,既是对孙嘉诚的“人尽其才”;又是出于当前朝局、政治势力管控的具体需求,乃系雍正皇帝的理性、明智之举。
但是,孙嘉诚的作用就只有这些吗?雍正皇帝的帝王心术就只有“王道行之”的正面使用,而并无阴冷权谋的打算?
当然不是!
雍正皇帝派遣孙嘉诚前往西北,还有更深一层的用意,这也是雍正皇帝继位以后,少有的阴暗面体现。
前面已经提及,雍正皇帝对于孙嘉诚和年羹尧之间的矛盾已经到了不可调和的地步,而且一心想在西北地区建立自己“割据王朝”的年羹尧更不会允许有任何别的势力渗透到西北地区,哪怕是雍正皇帝的势力。
同时,年羹尧所建立的就军事防御体系真的需要那么多钱粮吗?
当然不是,他只是在尽可能的收敛钱财,尽可能的拉拢和培植自身势力,为自己成为“西北王”的终极梦想添砖加瓦。所以,年羹尧也不会允许孙嘉诚插手西北财政,更不会允许孙嘉诚凌驾在自己之上,把控西北的财政大权。
所以,雍正皇帝对于孙嘉诚前往西北后的命运几乎可以确定,那就是孙嘉诚定会死在年羹尧手上。如此一来,雍正皇帝就有了年羹尧大过的把柄,就有了“诛杀功臣”的正当理由。
只是,雍正皇帝在阴冷布局的同时,还对年羹尧抱有一丝幻想,还对孙嘉诚能够完成自己的“王道”目标抱有幻想。这冷血的阴暗布局只是雍正皇帝迫不得已的两手安排!
02 孙嘉诚被派往西北的另外目的
雍正皇帝当初将孙嘉诚安排在都察院,就想让其利用职务之便,达到制造有利于雍正皇帝的舆论导向,让其帮助自己联合朝臣、拉拢朝臣。诺敏、张廷璐被杀,就有孙嘉诚的“助攻”因素在内。孙嘉诚能够说动张廷玉这等政治智慧已经登峰造极的老臣,就足以说明孙嘉诚的“统战”功力。
雍正皇帝将孙嘉诚派往西北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充分利用孙嘉诚的“统战”能力,对年羹尧军中部将尽可能的“策反”,以备将来必要之时,让雍正皇帝清算年羹尧能有更大的把握。
年羹尧杀掉孙嘉诚,雍正皇帝为什么只派了一个图里琛就将年羹尧经营了数年的西北大军轻松拿下?原本对年羹尧忠心耿耿的岳钟琪,真就仅凭图里琛手中的一份圣旨,就立马更换立场,取代了年羹尧的大将军之位?
当然,这里面有着西北将领对于王道正统的顺从和忠心,但也绝对和孙嘉诚前往西北以后的“统战”、“拉拢”工作分不开关系。
其实,早在年羹尧未取得西北战事的胜利之前,雍正皇帝已经在刻意安排对于西北将领的拉拢和掌握工作。
那十个被派往西北军中的御前侍卫,就是雍正皇帝对西北将领“统战”工作的试探。但十位御前侍卫,刚到军营就几乎被年羹尧悉数收买,让雍正皇帝的第一次安排以失败告终,所以才有了委派孙嘉诚前往西北的补充。
从年羹尧被迅速架空权力,岳钟琪不费吹灰之力就掌握了西北军权,说明孙嘉诚的“统战”工作确实收到了绝对效果,完成了雍正皇帝的嘱托。
03 孙嘉诚和邬思道之间的关系
(这部分是对于笔者所成上一篇文章的结尾设置补充!)
按照热心的粉丝评论,似乎对于笔者解析的邬思道结局并不认可,认为凭借邬思道的智慧高度他断不会在逃离河南以后,再前往已经被自己认定会很快倒台的年羹尧处。
对此,笔者有着另外的考虑。
邬思道为什么会选择年羹尧处作为自己逃离河南以后的选择?
1、邬思道能去哪里?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雍正皇帝想要诛杀邬思道,邬思道逃到哪里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押送河南军粮前往西北军中时,邬思道对于年羹尧“灯下黑”的提示,不就是邬思道对自己最终归宿的安排吗!
离开对自己有了杀心的雍正皇帝,邬思道先是投奔李卫,转而投奔田文镜,这两位可都是雍正皇帝的心腹之臣。在田文镜处,任性的邬思道自知彻底得罪了雍正皇帝,只能逃离。他料定雍正皇帝不会想到自己会敢于躲在年羹尧处(另一个雍正皇帝的心腹重臣),不会傻到将自己的脖子伸到雍正皇帝的刀下。
2、就算雍正皇帝知道邬思道躲在年羹尧处,对于邬思道而言,当时的年羹尧也是唯一一个拥有绝对实力,能够保护自己的所在。
年羹尧在取得西北战事胜利以后,面对前来迎接的雍正皇帝敢于“驱马向前”;在张廷玉宣读封赏年羹尧的恩旨时,敢于“端坐听封”;更是敢于在雍正皇帝面前说出“自己军中将领自知军令,不知皇上”的狂悖之言。对年羹尧有大恩的邬思道,如果真遇到了雍正皇帝的生命威胁,他肯定也敢于和雍正皇帝正面杠,保下邬思道。
当时,邬思道却没注意到雍正皇帝对于西北军中早就有的“统战”工作,早就牢牢掌握了西北地区实际上的控制权。也就是说,年羹尧这个“泥菩萨”,被邬思道高估了!
3、另外,当初和邬思道差点走到一块的年秋月,年羹尧的亲妹妹,已经被晋封为皇贵妃了。真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年秋月才是邬思道最后一道挡箭牌。
年秋月临终的那一句:
“告诉邬先生,我先走了!”
真就只是对曾经过往的留恋和惋惜?
并不尽然,而是年秋月早就和躲在年羹尧处的邬思道取得了联系,为邬思道能够得到年羹尧的保护,亲自求了情。
只是,邬思道同样没想到,躲开田文镜以后,在西北又遇上一个“田文镜”,而且孙嘉诚手中拥有的生杀大权远远超过了田文镜。
邬思道前往西北以后,必须为年羹尧提供实际的帮助,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才能让年羹尧死心塌地的保护自己。而对于当时的年羹尧而言,孙嘉诚就是阻碍年羹尧向“西北王”进发的最大障碍,所以邬思道肯定会想尽办法来帮助年羹尧对付孙嘉诚。
孙嘉诚的“二杆子”脾气一上来,甚至都不用雍正皇帝的密令,就会直接要了邬思道的性命,他才不会顾及什么政治影响、什么大局环境。更何况,对于这个肯定会影响雍正皇帝全面布局计划的“危险人物”,早在他离开河南的时候,雍正皇帝已经向他所有可能到达的地方(不包括李卫处,因为雍正皇帝亲自过去了)下达了诛杀令!
这样一个对自己大有用处的人物,被孙嘉诚处死,年羹尧还会留着孙嘉诚吗?而且,年羹尧还可以装作不知道邬思道和雍正皇帝之间的矛盾激化,而将“替主子的昔日好友报仇”作为除掉孙嘉诚的正当理由。
雍正皇帝用一个孙嘉诚,用一个对自己不再那么重要的孙嘉诚,换了邬思道和年羹尧的两条性命!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呈现的关于揭秘:邬思道真的是被孙嘉诚处死的吗?全部内容了,如果您是历史爱好者,并且渴望更多了解历史相关的内容,我们强烈建议您加入我们这个名为古宫历史网的社区。在这里,您将会得到海量历史知识参考,深度解读历史事件,以及更加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探索。
弗朗西斯·培根·汤因比,这位英国历史学家,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理论视角,对历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理论贡献,尤其是他对历史观的革新和对人类文明的理解,为我们理解过去、现在和未来提供了新的视角。 汤因比的历史观,强调了历史的动态性和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族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权力斗争和阴谋诡计,最终往往以悲剧收场。李承乾,唐朝的一位皇子,就是这样一位悲剧性的人物。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皇族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反思。 李承乾是唐高祖李渊的长子,他详情>>
在时尚界,有很多传奇般的相遇和合作。其中,法国时尚品牌香奈儿的创始人可可·香奈儿与英国时尚教父、奢侈品牌Balenciaga的创始人克里斯托弗·巴伦蒂埃的邂逅,无疑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故事。那么,这两位时尚界的巨头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详情>>
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以其独特的色彩运用和激情四溢的创作风格,成为了世界艺术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然而,在他的一生中,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他的父母是否有幸见证了他的成名? 梵高的父亲是荷兰南部一个小镇的牧师,他的母亲是一位家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英勇善战的英雄人物,他们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不衰。今天,我们要讲述的就是曹魏名将曹仁与曹洪这对兄弟的传奇一生,让我们一起揭开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 一、曹仁与曹洪的身世与成长 曹仁,字子孝,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军事将领详情>>
在人类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的才华横溢,为世界带来了无数的贡献。其中,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笛卡尔(René Descartes)无疑是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个。然而,关于他的真实身份,人们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以笛卡尔还是笛卡详情>>
在艺术史上,梵高和高更的名字总是紧密相连。他们的艺术作品,风格各异,却都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然而,他们之间的关系,却一直被笼罩在神秘的面纱之下。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段被遗忘的情侣故事。 梵高和高更是在1886年的法国南部阿尔勒详情>>
在中韩两国的历史长河中,都涌现出了许多英勇善战的民族英雄。他们在战争中为国家和民族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了后人传颂的楷模。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韩国的民族英雄李舜臣,看看他在中国历史上是否有与之相匹敌的将领。 一、李舜臣的传奇战绩 李详情>>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皇族的命运充满了悲剧色彩。他们的生活充满了权力斗争和阴谋诡计,最终往往以悲剧收场。李承乾,唐朝的一位皇子,就是这样一位悲剧性的人物。他的故事,不仅是一个皇族的悲剧,更是一个时代的反思。 李承乾是唐高祖李渊的长子,他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可能已经学过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课本范围。历史中有无数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发现。今天,我为大家搜集了关于曹操的本意是的是杨修的一人一口酥吗?的历史知识,赶快来看看吧。曹操的本意是的是杨修的一人一口酥吗?杨详情>>
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关于我国湖北省与周边各省区划变迁的故事,例如湖北省与安徽省、湖北省与湖南省、湖北省与陕西省之间的区划变迁。今天,我们聊聊湖北省与河南省之间的区划调整。在明朝统治的前期,湖广省北部的16个县,曾经划入河南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