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历史,看历史知识,尽在讲历史网

​体育之研究读后感

来源: 2017-10-30 09:11:12 人气:
字号: 小号| 大号
【内容导读】体育之研究读后感(一)1917年4月1日,24岁的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体育方面的文章—《体育之研究》。读完这篇比较简短的文章后引发了我一系

体育之研究读后感(一)

1917年4月1日,24岁的毛泽东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一篇关于体育方面的文章—《体育之研究》。读完这篇比较简短的文章后引发了我一系列的思考。

当今社会信息发展快,人们生活条件好,导致很多年轻人整天没日每夜的坐在电脑旁边玩游戏,工作等。想一想我们的孩子是不是和我们大人一样缺少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呢?回想一下我的童年,每到放学或放假的时候就会和小伙伴们去野地户外去“疯跑”,而现在的孩子,由于家长不重视孩子体育锻炼方面,而是仅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一到周末或寒暑假就会立即为学生报各种补习班。我们不得不承认:现在的孩子的头脑确实变聪明了,但是他们的体格却明显变弱了……哪怕让孩子跑几圈就会气喘嘘嘘,哪怕稍微少穿一点衣服就会感冒一场……孩子的身体不够强壮,意志就不够坚强,精力也会不堪重负。注重体智德美的发展教育体制,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挽救我们孩子的体质呢?

生命在于运动,体育锻炼时增强青少年体质的重要因素,作为在体育教学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和把握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在不同程度的基础上,通过体育教学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先后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

学校体育是教育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而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基本形式,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相比,除共同具有一般的教育规律外,还具有自身的特点,现代体育教学观要求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相结合,体育教育不仅要促进学生在校期间的身体素质,还要为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游戏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体育项目,也是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还是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身体能力的有力措施。如“传球接力跑”,是发展学生传接球和跑步能力的游戏,要求学生首先掌握快速传球和正确跑步姿势,并且分组讨论,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头上传球,有的说跨下传,还有的说转身传球。各组采用了不同的传球方法,结果是头上传球比较快,而且能迅速过渡到接力跑,学生在学中玩,玩中乐,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下课铃声响了,学生还沉浸在欢乐中。由此可见,通过这一教学过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学生自觉锻炼身体的能力。总之,体育课要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和自我锻炼的能力,使学生从小树立终生体育思想,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体育之研究读后感(二)

毛泽东的《体育之研究》,在我心目中,堪称体育论文的绝世经典。

中国的文化,时常把文人与柔弱联系起来,这无疑是文人的耻辱。在我看来,如果身体柔弱,也根本称不上真正的文人,最起码气质上不像。文与武是不可分的!文、武缺一岂道乎?真正的书生意气,是文与武波峰的交织,是一个绝世儒将的风姿。

从史至今,可称得上英雄的,必是文而兼武者。事实上,文而兼武者,中国历史上有好多好多,比如周瑜“雄姿勃发,羽扇纶巾”,孙策“猛锐盖世,决胜疆场,又常与周瑜、大小乔共读诗书”。以及《体育之研究》中提到的:“燕赵多悲歌慷慨之士;清之初世,颜习斋、李刚主文而兼武。”等等。

再说一个更加切实道理:健康的身体,是每个人一切的基础。有了强健的身体,才有充沛的精力,才能为自己的事业提供基础保证。一个人只有远大的理想、宏伟的志向,却没有健康的体质、充沛的精力,怎能在艰苦的事业中坚持下去呢?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让我们观察一下现在学校读书的小书生们:其家长根本不重视孩子德与体的培养与教导,而是不惜花巨款让他们的孩子学习美术、弹钢琴、学英语等,学习的课程多如牛毛,轻视了孩子的品德教育,更完全忽视了孩子的体育锻炼。其弊端,使得这些小书生们“偻身俯首,纤纤素手,登山则气迫,涉水则足痉。”身体不够强壮,意志不够坚强,精力也不堪重负,是得是失呢?加强素质教育,提倡三育并重,德智体全面发展,在这些望子成龙的家长面前,是否显得苍白无力呢?

所以说,只重视德、智而忽略体育锻炼、强身健体是100%的舍本逐末。

大家应该意识到,体育锻炼的基本作用是为了祛病修身,使身体健康。另一个更加深入的作用,就是可以通过体育锻炼,使意志坚强,心情舒爽,使人胆大无畏,敢为耐久。“意志者,人生事业之先驱也!”体育之大效益尤在此矣!”正如《体育之研究》文中所说:“体育之主旨,武勇也。武勇之目,若猛烈,若不畏,若敢为,若耐久,皆意志之事。”

通过体育锻炼,可以使身体强健,可以利用体育锻炼来消除烦恼,使精神舒畅,精力充沛,更能增强人的意志,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给予体育这样的解释:“体育非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

“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苟野蛮其体魄矣,则文明之精神随之。”在平庸中觉醒的奋斗者啊,须知道德、知识的完备,要仰仗钢铁般的躯体与意志,旧时柔弱的知识分子形象将再也不属于你和我,体弱可以变体强,无知可以变博学,肌络筋骨、山河大地皆可改变,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是正确的理论,只要我们认清方向,明确了目标,从体育锻炼入手,努力学习,哪怕我们现在柔弱无知,又何愁不能文武兼备、身心并完?建功立业,实现理想抱负,也可以不再像那美丽的星空可望而不可及了。

体育之研究读后感(三)

《体育之研究》对于今天的启示不仅对学校教育作出巨大贡献,更是对全民健身运动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强调“三育并重”,许多研究者认为这是毛泽东对学校教育的突出贡献所在。李伟民指出,“身心正常、健康、和谐发展的理论是毛泽东同志体育思想的真谛。‘三育并重’、‘身心并完’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发展,是毛泽东对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学说的一大贡献”。建国后毛泽东提出,“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把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继承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的根本原理和内核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更是强调了教育(包括体育与健康教育)对提高劳动者素质的作用,在对马克思主义全面发展学说继承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从而确立“体”在三育中的位置。

我们在增强人民体质方面,长期走以竞技运动为中心的旧路,伴随着改革的脚步也曾出现过批评锦标主义全盘否定竞技的观点,积重难返,对增强体质的难度和重要性我们都缺少足够的理解和认识,而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出了一个“体育之真义”的观点:体育是“养生之道也”,是“人类自其生之道,使身体平均发达,而有规则次序之可言者”。“故夫体育非他,养乎吾生,乐乎吾心而已。”可见,体育的真义,在于增强人民的体质,完善人类的身体。毛泽东在1952年为中华体育总会成立大会的着名题词“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反映了他完整而系统的体育思想,也是他对体育内涵和本质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他所理解体育的对象是所有的人,而不是少数人参加的“精英”体育,作为一代卓越的领导人,能对体育有如此深刻而精辟的见解,实为鲜有。其实增强体质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并不对立和矛盾,二者只是普及与提高的关系问题,应该是各有其所、各有其用、协调发展。1995年5月国务院批准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这一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战略措施。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和“阳光体育运动”,实际是对毛泽东体育思想的肯定与回归。通过体育运动锻炼身体,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也就是全民健身,也就是毛泽东体育思想的核心。在开展全民健身的过程中应以毛泽东的“健民强国”为指导思想,提高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 背着房子的蜗牛读后感(一)《背着房子的蜗牛》的编者是着名的儿童刊物主编杨红樱,我非常喜欢看她的书。故事里面讲的是一只蜗牛的遭遇和他有多么喜爱自己的“详情>>

    2017-11-05
  • 金庸小说读后感(一)金庸先生的小说,有时如潺潺细流平平静静,似乎平淡无奇,然而随这情节的深入,人物纷纷涌现,场面越发波澜,又如同江河湖海,波澜壮阔。金庸的小说可详情>>

    2017-11-05
  • 叶圣陶作品读后感(一)同学们,你们一定知道叶圣陶老先生吧!对,他就是写《爬山虎的脚》的作者。今天,我读了《叶圣陶读本》,这本书让我回味无穷。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含详情>>

    2017-11-05
  • 描写春天到来的语句1、美丽的春姑娘带着充满绿色生机的纱衣,悄悄地来到了人间,她要把纱衣重新披在大地的身上。春姑娘成功了,在太阳公公的帮助下把冰雪融化了,清澈的小详情>>

    2017-11-05
  • 形容英勇行为的成语1、马革盛尸: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2、天兵神将:比喻英勇善战,行动迅捷的军队。3、折冲将军:折冲:挫退敌方的战车。三国时魏国详情>>

    2017-11-05
  • 请给我结果的读后感(一)《请给我结果》这本书的标题也是它的主旨,五个字简单明确并具有引导性,读者一看题目便可以从点到面的联想到“结果”的详情>>

    2017-11-04
  • 描写比赛场面的成语1、鼓乐齐鸣:击鼓和奏乐声一齐响。形容热闹景象。2、鸦雀无声:连乌鸦麻雀的声音都没有。形容非常静。3、精彩绝伦:精:精巧。绝伦:无与伦比。精彩详情>>

    2017-11-04
  • 歌颂祖国的读后感(一)我们的祖国妈妈就要过六十岁大寿了。如果,让我们唱支歌,那一定是《我的祖国》;如果,让我们画幅画,那一定是《美丽的祖国》;如果让我们读首诗,详情>>

    2017-11-04

历史解密 战史风云 野史秘闻 风云人物 文史百科

揭秘历史人物:芈姝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

在许多电视剧和小说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名叫“芈姝”的角色。她聪明、机智,善于权谋,深受观众喜爱。那么,历史上真的有这样一个人物吗?她的原型是谁?她的身份又是什么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一、芈姝的历史原型  经过查阅大量史书资料,详情>>

揭开霸气十足的元朝灭亡之后的蒙古人去向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将和相的区别(相与将的区别)

1、将、相这两个官职最大的区别就是它们一个是文官,一个是武官。其中丞相在很多朝代都是皇帝之下的最高行政官,是名副其实的“百官之长”。2、而将军则通常是指等级非常高的武官,他们是“一军之长”,通常都要率兵打仗、守土护疆。将、相这两个职位虽然在不同的朝代都有细微的详情>>

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这一内容。钟无艳是如何得到国王垂青的根据《列女传》的记载,齐国宣王的妻子钟无艳(也叫钟离春或钟无盐)详情>>

长征中毛泽东挽救仅剩三万红军的重要会议

背景: 中央红军从湘江战役突围后,8.6万红军仅剩不足3万人。与湘西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原计划被敌人识破,在去湘西的路上布下天罗地网,正等着红军去钻口袋。红军进入湖南后截获敌人电报,知道敌人在靖县,会同,绥宁北部等地布下三、四十万重兵,情况万分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