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曾经连芝麻官都不是的人,为何能够成为三国最大赢家? 今天熊猫君请来了好朋友言他君,一起聊聊三国,聊聊司马懿这个颇具争议的人物。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购买《老谋子司马懿》 (本文来自:言他君) 01 武力智谋都非顶尖, 司马懿靠什么笑到
郭女王
三国中迷住曹式两兄弟的美人,竟也未能善终,难道真是红颜薄命?
钩弋夫人死因有多种说法,但与汉武帝受到后宫干政的阴影不无关系
蜀汉灭亡之后 东吴是怎么坚持十七年之久的
李广墓前一副对联34字,却道尽一生荣辱,专家感叹:只有他配得上
诸葛亮未能兴复汉室,是否愧对刘备父子?
三国乱世里,蜀汉五虎上将之一,勇猛非凡且刚毅果敢
司马懿为什么在曹操死了30年才敢造反呢?
楚王韩信,可信还是不可信?
三国赤壁一战,是什么原因让曹魏在很长时间不能组织大规模南征?
孙权给朱元璋“看门”
220年3月15日 曹操逝世
考古队意外挖出纪信墓,出土大量陪葬品,揭开了刘邦真实的为人
“襄阳说”为什么弱不禁风?“古隆中”为什么不是诸葛亮躬耕地
比魏延还冤的蜀汉名将,因错杀诸葛亮的姐夫,刘备想救都没办法救
曹操当初非要斩杀华佗,原因为何?
公平对决,赵云在张飞手下能撑几个回合?你看刘备诸葛亮怎么说
汉文帝将周勃提拔为丞相既是解除其军权也是使其为众臣做表率
曹操文武双全,在北方地区打败那么多乱世枭雄,靠的究竟是什么?
巫蛊之祸的幕后黑手是谁?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的内幕
这个曾经连芝麻官都不是的人,为何能够成为三国最大赢家?
今天熊猫君请来了好朋友言他君,一起聊聊三国,聊聊司马懿这个颇具争议的人物。
▲点击上方图片即可购买《老谋子司马懿》
(本文来自:言他君)
01
武力智谋都非顶尖,
司马懿靠什么笑到最后?
我最近在重温三国,在这段宏大磅礴的历史中,人才辈出:有能兵强将如关羽周瑜,也有无双谋士如诸葛亮荀彧。但为什么笑到最后的却是武力和智谋都非顶尖的司马懿?
大多数人都觉得司马懿无非就是活得够久,把他曾经的对手、压制他的顶头上司一个个都熬走,自然最后啥都有了。也有人觉得,司马懿就是个大奸臣、真小人,蛰伏在曹魏几代君主的身边装忠心,最后却摘了别人熟透的果子,充自己的门面。这种自私自利、忘恩负义之辈,实在为人所不齿。
司马懿究竟有几分真情几分假意,留给大家去评说。这也是读史的趣味所在。但人无完人,所以我一直习惯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心态去看待每个历史人物。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会发现他们各有长处值得拿来借鉴学习。
在那个杀伐深重、动荡不堪的年代,司马懿始终是身处权力漩涡最中心的臣子。现在的首相总统做错了事,无非是下台或者入狱。相比之下,司马懿只要走错一步,就可能直接丢了身家性命。
上有精明疑心重的曹操等几位君主要迎合,对面又不断有诸葛亮等顶级智囊团要对付,同时还要驭下有术,在这种顶级困难模式下,司马懿愣是全须全尾地活到了72岁高龄,还在晚年迎来了人生高光时刻。
他并不是什么短时间内能同时完成很多大事的“时间管理大师”,只是很擅长等待,很清楚先要审时度势,再谋定而后动的道理。 谨慎多思、不轻易被人激将的忍耐力也是贯穿司马懿一生最显著的个人特色。
02
隐忍不发几十载,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司马懿一生辅佐过曹魏政权的四位君主,性格为人都大不相同。所以司马懿选择在不同人手下,根据形势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的“人设”,以待良机。
先是在有雄才大略又十分善疑的曹操手下敛尽锋芒,小心把握尺度。
最初,未出仕的司马懿就曾因不愿与大哥共事一主,而且曹操与袁术之争胜负未明,就宁可装病七年闭门不出,都不肯接受曹操的征召。
司马懿也没有浪费这七年的隐忍,他饱读诗书,后来也认清了形势,选择乖乖应召。当时的司马懿明白,自己即使看清了曹操频频征召的心思,也只能暂时屈居于他的势力之下。
在没有强大之前,司马懿选择收起自己作为臣子的“狼顾之相”,在精明又有雄才大略的曹操手下敛尽锋芒,小心把握着尺度,不能处处显示出比主公更厉害的心计。
比如司马懿跟随曹操讨伐张鲁时,他就曾献策:
“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进若耀威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
但当时刘备入川蜀是绝对得人心的,蜀中形势也很稳定,进入川蜀的道路也很艰难,这些条件司马懿不会不知道,只是通过这种“藏拙式”的谏言向上位者适当表现自己的愚钝。
他也很清楚:曹操这么聪明的人怎么会听取这样漏洞明显的建议。这一段就是司马懿隐藏自我、韬光养晦的常用手法。
而深谙为臣之道的司马懿也是会在关键时刻给曹操一些精准建议的。
比如司马懿曾建议曹操:
“昔箕子陈谋,以食为首。今天下不耕者盖二十余万,非经国远筹也。虽戎甲未卷,自宜且耕且守。”
这种符合国情,通过自给自足,自耕自强反哺军事用度的办法被推广开后,让国力迅速得以充实起来。司马懿在这种重要时间节点立下的功劳,就又向曹操显示出自己堪用的一面。
如此一张一弛,隐忍有度,才华适当外露,司马懿在曹操手下谨慎得甚至有点艰难,但他最终还是被曹操认可,接连辅佐了他的接班人曹丕、曹叡和曹芳。
因为曾帮助曹丕谋得了储位,还建立了魏国,在曹丕手下,司马懿的地位也愈发高了起来,但曹丕也好,后来的曹叡也罢,都是头脑清醒、富有才干的一代明主,这一时期的司马懿过着“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日子,也没有表现出太强的野心。
即使有犯上的野心,他也深知打破眼前的宁静,也许需要自己付出更多,一不留神甚至可能两败俱伤。时机未到,动机不足,所以他选择在两位君主之下继续蛰伏。
直到明帝曹叡崩,接班人曹芳一上位就联合摄政者曹爽排挤司马懿,他们忌惮司马懿当时的权势和地位,明升暗贬,把司马懿架空成没有实权的太傅。
此时的司马懿虽然年老,但智谋已经在对阵强敌、辅佐几代君主期间愈发累积成熟。好像在一家公司干了一辈子,突然就要面临人未走茶已凉,这和“被优化”似乎也没什么太大区别。
时机到了,司马懿看清了形势。但即使离理想大业只有一步之遥,已经屈居人下几十年的他最明白此时更不能心急。他很快就装病告老还乡,让敌人放松警惕,以为自己要不久于人世,他才好默默成就自己谋权的大事。
最终,司马懿父子趁曹爽陪曹芳去高平陵祭陵,发动了著名的高平陵政变,一举拿下了曹魏江山。
隐忍不发几十载,机遇面前以退为进,最终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份耐心让司马懿笑到了最后。
03
与其不明所以地前进,
不如清醒明了地隐忍
三国时期,无数人身上都印证着:即使是天纵奇才也要屈服于时代和形势。而司马懿的经历告诉我们的,是一种朴实的实用主义思想: 如果不能加快成功的进度,那就耐心等待时机,暗自蓄力,提升成功的准度。
大到如今世界时局中的种种博弈,小到个体在面对的重重环境压力时做出的选择,这种思想都很适用。
在这里也要推荐一下我为了研究司马懿,在豆瓣上找到的这本评分高达8.5的书籍——《老谋子司马懿》。
三国原著体量庞大,用词用句难免有些晦涩难懂的地方。但这本书不仅用诙谐通俗的口吻,客观叙述了司马懿的一生;还能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帮助读者搭建出一整套三国时期的历史大框架,非常好读。不仅适合想专研司马懿的朋友们,也十分适合爱好历史,想寻求三国史入门的小白们。
总体读完后,我的感受是:不愧是豆瓣高分著作, 叙事客观,描述详尽,框架明了。也是后来才知道,原来很多年前,我就在电视节目上看过本书作者秦涛讲三国。
秦涛,历史作家,西南政法大学法律史学博士、教师,从2012年开始就在中央电视台十二套《法律讲堂》(文史版)节目担任长期主讲专家。多年来,他一直深耕三国历史,目前已出版包括《老谋子司马懿》《曹操多阳谋》等六部通俗历史读物,评分都很不俗。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在本书讲历史之余,秦涛也会融入一些自己的思索,对读者启发很大:
比如他总结: “一般人的人生,是发泄式的:趁着年轻尽情挥霍自己的才华与青春,到年老的时候,只好吃年轻时的老本。司马懿的人生,是摄敛式的:七十年一路走来,不断积累和凝聚着自己和别人的经验与教训,犹如滚雪球般,时间越长,越发厚重。”
再比如,秦涛并没有盲目夸奖司马懿的过人之处,而是十分客观立体地看待司马懿。不同于很多人批评司马懿于私德方面的瑕疵,质疑其动机的良善与否,或是不满司马懿子孙后代的所作所为, 他认为司马懿最大的问题在于“只能救己,不能救时”,并详细铺开讲述了司马懿的才能只顾全了自己,也为后代留下无穷隐患的诸多事例。
不过作为普通人,若是能从中学到一些思维方式和谋略方法,在动荡时代顾全自己,也已经足够。
书的最后,还有一句话让人感慨万千:虽然史料已经封闭,但历史是开放的。
过去已经成为历史,现在发生的也终将成为历史。而后世评说之时,笑到最后的一方才是赢家。当下是过去与未来的十字路口,无论是现实还是历史,都在告诉我们:有时不明所以地前进,不如清醒明了地隐忍。司马懿的故事,就是最好的例子。
毕竟,重剑无锋,例无虚发。笑到最后才是本事。
限时优惠仅需29.9元!
微信读书、kindle、京东读书、得到、
掌阅、知乎、多看、当当云阅读、
豆瓣阅读、蜗牛读书等平台,
可购买、阅读电子书!
我们国家上下5000年历史悠久,大部分人在上学时期只能在课本中获得有限的历史知识,实际上,历史是一个广阔无边的海洋,里面蕴含着无限的故事和奇闻异事。今天,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关于雍正王朝中死鹰事件的主谋到底是谁?的历史内容,来探索这个海洋中的一部分历史。被任命为详情>>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赞赏!作者:毅品文团队战巡基洛夫,欢迎转发!对于火炮来说,实现更远的射程,更快的炮口初速度以及更优秀的打击精度无疑是最重要的追求目标。但是如果走传统的火炮技术发展路线的话,想要实现这些目标就必须付出很大的代价,比如说详情>>
何亮亮:在京剧四大名旦之中,尚小云的政治待遇不算高,戏曲改革实践却是最超前的。在梅兰芳、程砚秋入选全国政协之时,尚小云正在参加为期两个月的首期戏曲讲习班,衷心接受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教育,新中国开国大典刚刚落幕,尚小云剧团的第一部新戏就问世了详情>>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可能已经学过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课本范围。历史中有无数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发现。今天,我为大家搜集了关于朱棣庙号不是明太宗吗 最后为什么会是明成祖的历史知识,赶快来看看吧。在明代开国之后,朱元璋为了加强中详情>>
由中国国家博物馆、陕西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近日在陕西省陈仓区发现了战国时期的吴山祭祀遗址。从遗址规模和出土的器物考古人员推断,这座遗址可能为历史文献上记载祭祀炎帝的“吴阳下畤”。陈仓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查看吴山祭祀遗址内出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