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替十分频繁,正所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 我家”。有一个人历五朝八姓十一帝,终不离将、相、三公高位,最后全身而退,成了官场上的“常青树”,他就是被后人称为“不倒翁”的冯道。
冯道,字可道,自号“长乐老”,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人。他性格沉稳,生活简朴,好读书,写得一手好字。年轻时,割据河北的刘守光把他召至麾下,做了文职官员。刘守光自恃实力雄厚,不断派兵攻城略地。
有一次去攻打定州,冯道以为不妥,直言相谏,惹得刘守光大怒,把他关进大牢,幸得人相救,才化险为夷。他开始琢磨为官之道,渐渐练就了左右逢源的本事,不介入任何政治纷争,不行任何过激之事,不和任何人交恶。从此在官场里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刘守光被李存勖击灭后,冯道便投靠李存勖当 了掌书记。李非常欣赏他的文才,当上皇帝之后, 提升他为户部侍郎、翰林院学士。
冯道随军出征,和士兵们同甘共苦,从不搞特殊化。有一个旧时的朋友,想观瞻这位高官的华居,可看到的却是一座破败不堪的茅草庵。朋友感觉奇怪,推门进去一看,更是大吃一惊:靠墙的地方有堆干草,上面放着一床破烂棉被,简直和穷苦百姓的住所没什么差别。
父亲去世后,冯道回家守孝,期满回到京城,已换了明宗李嗣源做皇帝。唐明宗欣赏他的才华,任 他为相。明宗是五代时候少有的明君,而冯道确有 经世治国之才,在这一时期,后唐的政治大有改观。 冯道像 冯道选拔出身寒微却有真才实学的人做官,而对那
些出身高贵的“草包”,无论如何也不重用他们。看到唐明宗安于现状,他委婉地规劝说要居安思危。他十分注重规劝的技巧,说:有一 次随军出征,开始时道路非常艰险,于是非常小心,惟恐出现什么差池,结果平安无事。可到了平坦地带后,放松了警惕,却从马上摔了
下来,差点要了命。接着他话锋一转,说治理国家也是这样,一定要 居安思危,来不得丝毫懈怠。有一次,明宗得到了一个玉杯,上刻“传 国宝万岁杯”一行字。明宗爱不释手,常常向冯道炫耀。冯道说这算 不上什么宝贝,帝王应有一种无形之宝,那就是仁义。然后又讲了一番大道理,明宗听了很是佩服。
李嗣源死后,李从厚继位,冯道安居宰相之位。李从珂起兵夺得帝位后,他率领百官迎接。李从珂不大喜欢处世圆滑的人,让他到地方去做官。
石敬瑭勾结契丹灭了后唐,建立后晋。为稳定政局,又请冯道出 来当了宰相。契丹人对冯道的大名早有耳闻,点名要他前去会谈。 契丹乃虎狼之师,此去凶多吉少,石敬瑭不让他去,但冯道却不以为然。随从的人听说契丹二字,脸色变了,手也发抖,冯道却镇静自如, 写下“道去”两个字,扬长而去,大家看了无不流眼泪。
契丹人见冯道宽厚,也没怎么为难他。得到赏赐,冯道便换成薪 炭。别人感到奇怪,他回答说北方太冷,自己年老体弱,为了过冬, 要早做准备。”见冯道有久留之意,契丹国王倒是受了感动,决定放他 回去。冯道再三请求留下来,契丹国王执意让他回去。冯道在驿馆住了一个月后,慢慢启程,两个月才走出契丹边界。左右随从不解, 冯道说走得再快,也没有契丹人的马快,快逃肯定逃不掉,慢慢走反倒安全。”大家听了,无不叹服。
出使契丹顺利归来后,石敬瑭更加重用冯道。后晋不设枢密使, 其职权归入了中书省,由冯道主持,政务不管大小,石敬瑭都问冯道如何处理。
冯道備得急流勇退的道理,在这个儿皇帝手下当官,可能也觉得 不体面,于是提出退休。石敬瑭不准,连他的奏章也不看,让人告诉他,如果再不上朝,就要亲自去请他,冯道只好再出来任职。
石敬瑭死后•石重贵继位。石重贵不想再做儿皇帝,于是契丹人两次出兵中原,最终攻人开封,石重贵做了俘虏。契丹军队在中原烧 杀掠夺,引起中原军民大反抗,众将士推举冯道为帅,冯道坚辞不就。 看见被掠夺的中原妇女十分可怜,他便变卖财产,派人将她们一一送回家去。
后来冯道又历后汉、后周两朝,均被拜为太师。周世宗显德元年 (954年)因病去世,年73岁。
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冯道从不提早表明自己的立场,而是察言观色、随机应变,谁当权就给谁做帮手。所以不少史家批评他有亏臣节。但冯道处世立志向“圣人”标准看齐,一生勤俭,为人宽厚,不贪色,不贪财,爱护百姓,在那个天翻地覆的年代里,具有这样的品行难能可贵。
黄巢起义后,唐朝名存实亡,在黄河流域,叛变农民起义的朱温和沙陀人李克用展开了激烈的争战。907年,朱温废唐哀帝自立,建国号梁,都开封,史称后梁。后梁不断向南北进行掠夺性战争,激起了各地民众的愤恨,农民起义遍及各地,梁政权受到沉重打击,在与李克用之子李存勖的战争中渐处劣势,923年被李存勖推翻。当年,李存勖称帝,国号唐,都洛阳,史称后唐。
后唐不仅占有了后梁的全部国土,而且攻灭前蜀,占有四川之地。 后来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国势转衰。936年,占据太原的石敬瑭以出卖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取得了契丹人的支持,推翻后唐,称帝于开封,国号晋,史称后晋。不久契丹出兵南下,于946年攻陷开封,耶律德光于此称帝,改国号为辽,在中原各地大肆抢掠搜刮,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契丹人无法立足,只好于次年退回北方。占据太原的后晋河东节度使刘知远乘机称帝,国号汉,后迁都开封,史称后汉。
950年,郭威举兵进入开封,推翻后汉,第二年建国号周,史称后周。在刘知远建立后汉以前,其弟刘崇因与郭威争权产生嫌隙,后以留守太原防备契丹的名义扩充实力。郭威称帝时,刘崇也称帝于太原,国号汉,史称北汉, 这是十国当中唯一在北方建立的国家。
下一节:后周太祖郭威 孤儿帝业的开拓者
返回章节首页>>>五代十国 继唐以后又一大分裂时期
历史上的赵云非常厉害,但是现在的影视剧中把赵云神化了,赵云在影视剧当中被当成了只要打仗就会胜利的神话人物了,成为了无所不能的大将军,赵云的确是有勇有谋,但是并不是像影视剧中那样厉害!赵云对刘备一片衷心,努力为他夺取江山,对待主公真的是没有二心,赵云在刘备的一生详情>>
1、刘姓(更准确说是氏):54位皇帝(一说66位),主要是西汉、东汉、三国蜀汉、五胡十六国时期前赵、南朝宋,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南汉、北汉等几个王朝政权,主要皇帝有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蜀汉昭烈帝刘备、后赵开国皇帝刘渊、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等。2、详情>>
所谓顾命八大臣只是习惯上的说法,按照咸丰皇帝在咸丰十一年七月十六日朱笔书写的遗命来看,他们应当被称作“赞襄政务王、大臣”,其中包括:爱新觉罗·载垣:和硕怡亲王,时任宗人府宗令、领侍卫内大臣等职务。爱新觉罗·端华:和硕郑亲王,时任总理行营事务大臣、步军统领、御前详情>>
根据《宋史》和《大宋宣和遗事》等相关史料所记载,小说中的宋江和史实其实有很大的出入。历史上宋江确有其人,但他手下没有一百单八人,只有三十六条好汉,卢进义(卢俊义)、吴加亮(吴用)、李海(李俊)、阮进(阮小二)均在其中。多出来的七十二人是作者加上去的。宋江在史书详情>>
众所周知,宋江起义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事件,《宋史》中对宋江起义也有明确记载。为了确切知道宋江起义时间,还得从史实记载中了解。《宋史徽宗本纪》和《宋史张叔夜传》中均涉及到宋江起义一事,比较遗憾的是正史中也没有提到宋江起义时间。只知道宋江起义发生在北宋末年徽宗年间详情>>
古代的法律制度也是非常严苛的,就比如说是对待强奸罪,古人的做法要比现在霸气的多。在上古时代,处于奴隶社会的夏商周王朝,出现这种不符合社会道德的现象时,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处以宫刑,也就是所谓的阉割。到了秦汉时期,对待强奸犯的处罚更加严厉了,即使双方是在自愿的情况下详情>>
焚书其实在历史上确有其事,毕竟无风不起浪,但是这个焚书并不是烧毁所有的书籍,焚书之后也没有像后世所说的造成那么大的影响。首先、来看焚书的目的,焚书的目的当时是为了统一全国的思想,虽然这对于抹杀禁锢思想的作用很大,但是对于刚刚实行大一统的封建社会作用使相当大的,详情>>
一提到岳飞,大家都会惋惜这位英雄,一代枭雄死在了奸贼秦桧手中。说岳飞是最伟大的将军一点也不为过。只可惜,被愚蠢的皇帝和奸贼所杀。岳飞早年家贫,经历了所谓的国破山河在。为了报国,他付诸行动,他的成就都是他自己一点一滴打出来的。抗金名将却因为背后有人说他坏话,就结详情>>
如果问故宫博物院最大的宫殿是哪个,答案一定是三大殿之首的太和殿了。太和殿面阔十一间,进深五间,长64米,宽37米,高26.92米,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是故宫规模最庞大、等级最高、体量最大的建筑。如果问故宫最小的宫殿是哪个呢?答案是详情>>
元朝末代皇帝元顺帝妥欢帖睦尔既没有战死,也没有自杀,而是率领着王族和所剩的军队撤退到了自己祖先曾经兴起的故地——蒙古高原,在中国完成了一次外来政权全身而退的“奇迹”。 元朝的灭亡,只是使蒙古帝国失去了中国的领土,详情>>
1、北魏献文帝拓拔弘。拓拔弘是北魏文成帝的长子,在文成帝驾崩上登上了皇位。虽然拓拔弘少年登位,而且文武全才,可是他笃信佛教,又崇尚黄老学说,对俗世的权势并不在意,经常想出世去修道。当了皇帝不久,就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儿子拓拔宏,也就是孝文帝。当时的孝文帝年仅五岁,详情>>
历史内容除了大家在上学期间的历史书可以学到一些,但其实在历史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来挖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有哪些与宋申锡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对他的评价如何?这一内容。出身贫寒,颇有文才。中进士后,授校书郎,迁湖南观察(韦贯之)从事,历任监详情>>
1、刘姓(更准确说是氏):54位皇帝(一说66位),主要是西汉、东汉、三国蜀汉、五胡十六国时期前赵、南朝宋,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南汉、北汉等几个王朝政权,主要皇帝有汉高祖刘邦、汉武帝刘彻、汉光武帝刘秀、蜀汉昭烈帝刘备、后赵开国皇帝刘渊、南朝宋开国皇帝刘裕等。2、详情>>